Loading...
By 0Published On: 2022 年 11 月 30 日0Last Updated: 2024 年 11 月 7 日0Total Views: 60650Daily Views: 100 min read00 words0

媒體報導

更新日期 : 2024 年 11 月 7 日
  • [TOPick新聞]學校動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推行生死教育 透過遊戲讓學生正向思考珍惜生命

    [TOPick新聞]學校動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推行生死教育 透過遊戲讓學生正向思考珍惜生命

     2025 年 2 月 18 日

    [媒體報導]【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屯門區中學/生死教育】近年,生死教育及精神健康備受學界重視,有學校以中華文化及佛化教育角度為學生設計多元體驗活動,讓學生寓學於樂。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每年均會就不同主題舉辦中國文化周,本年的主題正是「生存死活」。

  • [喜訊]BSC ECOLAB於2024川渝港澳科學大賽學生勇奪香港區賽、全國賽三等獎及優秀導師獎

    [喜訊]BSC ECOLAB於2024川渝港澳科學大賽學生勇奪香港區賽、全國賽三等獎及優秀導師獎

     2025 年 2 月 13 日

    本校初中學生早前參加2024川渝港澳科學大賽,經過全港選拔賽(20,000人)﹑香港區決賽(600人)及全國總決賽(約240人)的層層選拔後,成功突圍而出,榮獲香港區及全國獎項。全國總頒獎典禮已於2025年1月23日在聖保羅書院舉行。

  • [好義配網站] 2023 年度義工團體年度嘉許金狀得主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BSC STEMLAB社會服務小組

    [好義配網站] 2023 年度義工團體年度嘉許金狀得主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BSC STEMLAB社會服務小組

     2025 年 2 月 13 日

    [媒體報導]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BSC STEMLAB 社會服務小組去年榮獲「義工團體年度嘉許金狀」,服務時數超過 2,000 小時。校方以「STEM社會服務」形式培育學生幫助社區有需要的人士,從而加強其的慈悲、真誠和自信等價值觀,對學生的個人成長產生正面影響。

  • [TOPick] 校園直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運用AI生成技術 製作九龍城寨電影勇奪殊榮

    [TOPick] 校園直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運用AI生成技術 製作九龍城寨電影勇奪殊榮

     2025 年 1 月 29 日

    [媒體報導]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在本學年舉辦第二屆AI生成圖像比賽。在這次比賽中,沈中將AI應用推廣至不同領域,成功結合創意與科技,吸引了來自不同小學的學生參與 。此次比賽旨在讓學生掌握進階的AI生成技術,結合科技、創意與文化,展示香港社區及中華文化的美好。

  • [媒體報導 明校網]ECOLAB 學生比賽獲獎-2024川渝港澳⻘少年科學⼤賽圓滿落幕 各地教育界代表雲集

    [媒體報導 明校網]ECOLAB 學生比賽獲獎-2024川渝港澳⻘少年科學⼤賽圓滿落幕 各地教育界代表雲集

     2025 年 1 月 29 日

    由亞洲STEAM教育協會、⾹港⻘年科學院、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科學超⼈和艾華國際聯合主辦的川渝港澳⻘少年科學⼤賽頒獎典禮於 1⽉23⽇順利舉⾏,邀得⾹港教育局以及川渝港澳和新加坡各地代表出席頒獎禮,⿎舞四地⻘少年⽀持國家科技發展,響應科教興國的國策。

  • [媒體報導 香港01] 校長筆記|用專長照亮他人 收穫滿滿的幸福旅程

    [媒體報導 香港01] 校長筆記|用專長照亮他人 收穫滿滿的幸福旅程

     2025 年 1 月 29 日

    不少研究顯示,幸福感越高,對身心健康越有正面影響,然而,最近一份《全球幸福感》研究報告顯示,香港只有15%的人達致身心全面健康,而青少年如何獲得幸福,更是我們教育界近日經常討論的問題,究竟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尋找到幸福,還是自己身在幸福而不知福呢?

  • 沈中生成式AI教學示列書籍成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系教材

    沈中生成式AI教學示列書籍成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系教材

     2025 年 1 月 20 日

    [媒體報導及刊物]沈中教學團隊聯同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合作編寫跨學科教材「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分享如何於教學中應用生成式AI技術,推動跨學科學習。

  • [媒體報導 學好啲]學校現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 跨學科學習全面發展英文應用能力

    [媒體報導 學好啲]學校現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 跨學科學習全面發展英文應用能力

     2025 年 1 月 16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在英語教學方面強調透過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讓學生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亦透過英文科、體藝科、科學科及STEAM 等學科的教學內容自然連繫,發展成跨學科學習,提供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機會,全面發展英文讀、寫、聽、說四項基本能力。

  • [GoodSchool好學校] GoodSchool好學校推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跨科深化語文能力 多元英語學習體驗】

    [GoodSchool好學校] GoodSchool好學校推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跨科深化語文能力 多元英語學習體驗】

     2025 年 1 月 16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注重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強調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全面發展,並通過實際情境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馮順寧校長帶領教學團隊營造沉浸式英語學習環境,採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興趣。學校致力推動跨學科學習,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結合,教導學生如何綜合應用學科知識。另外,亦提供不同應用英語的機會,如舉辦演講比賽、戲劇表演等活動,深化英語知識內涵。

  • [媒體報導 香港01]佛沈中學第二屆AI咒語繪畫師比賽完滿結束 37校參加交逾400作品

    [媒體報導 香港01]佛沈中學第二屆AI咒語繪畫師比賽完滿結束 37校參加交逾400作品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教育界對生成式AI的應用亦愈來愈重視。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與其他機構主辦的「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已經踏入第二屆,並於去年11月30日舉行成果展暨頒獎禮,超過300人出席,見證參賽者以AI技術創新應用的成果。

  • [媒體報導 HK STEM News]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 用AI二創生成 學生都變奇幻繪畫大師

    [媒體報導 HK STEM News]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 用AI二創生成 學生都變奇幻繪畫大師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二創可以為原作帶嚟更多嘅想像空間。早兩年喺 AI 生成教育發展走在先鋒位置嘅「#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已經搞咗唔少面向小學生嘅工作坊,早前就更進一步跳出文字框框,進階為圖像生成圖像,畀小朋友為特定一張相片二創成另一幅充滿創意嘅新畫作。

  • 伍靜儀老師與6C陳沁妍同學參與《奮發時刻》節目錄製

    伍靜儀老師與6C陳沁妍同學參與《奮發時刻》節目錄製

     2025 年 1 月 8 日

    本校體藝教育學習領域統籌主任伍靜儀老師與6C陳沁妍同學有幸到香港電台參與《奮發時刻》節目錄製,分享與講解視藝科應考需知與考核內容重點,節目將於1月14日播出。

  •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 《電子學習.新世代X》沈中教案STEAM及電子學習金獎作品集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 《電子學習.新世代X》沈中教案STEAM及電子學習金獎作品集

     2025 年 1 月 3 日

    沈中教師團隊於「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中80間學校及300位教師的教案中勇奪STEAM與計算思維教育組別金獎、電子教學應用組別金獎,以及人工智能特別獎。得獎教案更獲刊登於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電子學習.新世代X 作品集中。

  • 何嘉琪助理校長為香港大學明德出版社出版的學界首本生成式AI圖像教科書擔任作者

    何嘉琪助理校長為香港大學明德出版社出版的學界首本生成式AI圖像教科書擔任作者

     2024 年 12 月 4 日

    [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助理校長為香港大學明德出版社出版的學界首本生成式AI圖像教科書擔任作者

  • [學好啲]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走在科技尖端 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 以科技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及寫作能力

    [學好啲]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走在科技尖端 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 以科技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及寫作能力

     2024 年 11 月 7 日

    [媒體報導]在當前這個AI技術日益普及的時代,學習AI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極具重要性。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走在科技尖端,特別聯同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隆重舉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 [橙新聞]「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開放報名 了解AI為孩子打開視野

    [橙新聞]「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開放報名 了解AI為孩子打開視野

     2024 年 11 月 7 日

    [媒體報導]【橙訊】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2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是次比賽專門為小五至小六學生而設,讓學生有機會結合中文書寫、英語學習,利用AI咒語(Prompts)生成圖像,回應AI科技發展,融入生活,帶來正面影響。

  •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寫作能力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寫作能力

     2024 年 11 月 7 日

    [媒體報導]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在各領域應用日益廣泛,當中包括利用AI咒語(Prompts)生成圖像。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香港01》旗下「01教育」為支持機構的「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為小五至小六學生提供了一個跨領域學習平台,鼓勵學生運用他們的中文書寫知識,結合AI咒語生成圖像技術,從而展示他們對AI科技發展的見解與創意,並鞏固其中文能力。

  •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2024 年 10 月 20 日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he Second Learning for Good (LG) – AI Prompt Spellcaster AI Artist (APSA)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

  •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受邀出席 香港電台「新人類、大世界 STEM總動員」 節目,分享沈中獲獎生成式 AI 課程 「同創共學」創新成果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受邀出席 香港電台「新人類、大世界 STEM總動員」 節目,分享沈中獲獎生成式 AI 課程 「同創共學」創新成果

     2024 年 10 月 17 日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受邀出席 香港電台「新人類、大世界 STEM總動員」 節目,分享沈中獲獎生成式 AI 課程 「同創共學」創新成果

  • 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2024 年 10 月 17 日

    [喜訊]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 媒體報導-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提倡國民教育 助學生確立目標 成就人生造福社群

    媒體報導-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提倡國民教育 助學生確立目標 成就人生造福社群

     2024 年 10 月 7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秉承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教育學生以六育並重,令學生知自愛、明責任,從而建立正確人生觀,發揮個人潛能,以期能學以致用,與時並進,服務社群、貢獻社會。

  • 媒體報導 –「主公,仲尼醬申請出戰!文學 x 卡牌遊戲中的文本互涉!」

    媒體報導 –「主公,仲尼醬申請出戰!文學 x 卡牌遊戲中的文本互涉!」

     2024 年 9 月 24 日

    卡牌遊戲的起源紛雜,在中國可以追溯回秦末時期的「葉子戲」,在十二世紀的歐洲歷史也可見到對於撲克牌的紀錄。然而,這些卡牌遊戲的內容都以算術為基礎玩法,自身並不具敘事元素。一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一款名叫《The Baseball Card Game》的卡牌遊戲才創造了集換式卡牌的玩法概念,即透過收集不同的卡牌進行對戰,此後的卡牌遊戲開始有了人物,亦慢慢為人物之間加入劇情。

  • 媒體報導-桌遊文言——遊戲中學習中國文學及文化

    媒體報導-桌遊文言——遊戲中學習中國文學及文化

     2024 年 9 月 24 日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一向被視為乏味且難以理解,如何讓學生在遊戲中尋找學習的樂趣,是眾多語文老師的難題。屯門區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中文科科主任郭紹洋老師在兩年前設計了一款桌上遊戲《文學鬥》,揉合中文科高中指定文言篇章的內容,並在校內推廣,讓學生寓遊戲於學習。

  • 學生英文寫作獲南華早報刊登

    學生英文寫作獲南華早報刊登

     2024 年 9 月 10 日

    本校中六學生周聖強在「Project WeCan」的南華早報英語作文班中,從基礎訓練(level 1)一直晉級至最高級別(level 3),與全港其他遴選優秀學生經歷名人採訪及撰寫英語新聞稿的學習旅程。

  • 媒體報導 –佛教沈香林中學推「文學鬥」遊戲 吸引學生主動學文言文成績進步

    媒體報導 –佛教沈香林中學推「文學鬥」遊戲 吸引學生主動學文言文成績進步

     2024 年 9 月 6 日

    郭老師後來邀請學生試玩和不斷改良,經過大約4年時間,現時文學鬥已經是第二版。他在與學生合作修改「文學鬥」的過程之中,不但見證學生中文成績進步,更成功吸引學生課餘時間也主動找他討論文學,探討不同卡牌的意境及引伸用法,是他身為中文科老師最感到高興的成果。

  • 媒體報導 –學生玩遊戲學文言文 融會貫通了解文學經典內容提升語文能力

    媒體報導 –學生玩遊戲學文言文 融會貫通了解文學經典內容提升語文能力

     2024 年 9 月 6 日

    死記硬背從來都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中文科主任郭紹洋老師就與學生花數年時間以文學內容改編桌上遊戲三國殺成「文學鬥」,從遊戲學習文言文。數位有份參與改編文學鬥的學生接受「01教育」訪問介紹遊戲時,能夠引經據經典說明各張卡牌的背景,可見卡牌有助學生學習文言文。

  • 校園天地|佛法輔導與身心靈成長契合 讓學生擁抱可持續的幸福感

    校園天地|佛法輔導與身心靈成長契合 讓學生擁抱可持續的幸福感

     2024 年 7 月 25 日

    對大多數的青少年而言,學佛如擿埴索涂,或是經文晦澀難懂,但如能將佛理融入生活之中,讓青少年從生活中體驗佛理,繼而內化,了解生命的意義,心中有佛,定能擁抱內心的幸福。

  • 校園直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建「人才庫」 助學生鎖定人生目標

    校園直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建「人才庫」 助學生鎖定人生目標

     2024 年 7 月 25 日

    這套紀錄片追踪一位無心向學的DSE考生,打算用開考前四個月時間「搏盡」(或者叫「臨急抱佛腳」),希望追回成績,當中探討這種「一試定生死」的困局,有辦法打破嗎?跟老友馮順寧校長談起,馮校長分享,大部分學生應考公開試,當然是為了入讀大學;不過,有準備的學校和考生,不會在高中生涯最後階段,才計劃這條「大學之路」---- 如果之前的生涯規劃做得好,被「一試定生死」的機會就較低。

  • 何嘉琪、孫芷珊及高樂詩老師獲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邀請拍攝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設計跨科學習活動策略教學影片

    何嘉琪、孫芷珊及高樂詩老師獲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邀請拍攝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設計跨科學習活動策略教學影片

     2024 年 7 月 22 日

    本課程旨在裝備學生與AI有效溝通的能力,將其轉化為個人學習助手,從而促進自主學習並掌握自動化任務,為未來的技術變革做好準備。 透過這些互動,學生將裝備未來技能,運用新興技術面對人工智能科技所帶來的衝擊。

  • 何嘉琪及黃松安老師聯同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獲邀於「學與教博覽2023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擔任講者

    何嘉琪及黃松安老師聯同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獲邀於「學與教博覽2023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擔任講者

     2024 年 5 月 30 日

    本校教師團隊秉持開放專業的態度,以電子學習及STEAM為發展方向,致力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適切的培訓,拓展教學新思維,優化教學新方法。此外,教師亦獲得不同的機構單位邀請,將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及STEAM經驗分享,以支援學界的同工,從而擴闊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 創新教育的啟示——面向世界同創共學

    創新教育的啟示——面向世界同創共學

     2024 年 5 月 27 日

    《津中樂道——校長有情》,本校馮校長撰文《創新教育的啟示——面向世界同創共學》,提及本校近年通過人工智能科技應用促進學與教的發展,並鼓勵同學運用AI,從而裝備自己,讓他們在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得以立足,期望將來回饋社區。

  • 沈中獲《溫暖人間》專訪分享佛法輔導成果

    沈中獲《溫暖人間》專訪分享佛法輔導成果

     2024 年 5 月 27 日

    沈中作爲全港第一間於校内推行佛法輔導的中學,馮校長及師生獲佛教雙周刊《溫暖人間》邀請,分享有關本校推行佛法輔導的成果及心得,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用佛法應對不同困難及壓力。

  • 沈中教學團隊聯同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合作撰寫學界首本生成式AI教學示例書藉「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

    沈中教學團隊聯同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合作撰寫學界首本生成式AI教學示例書藉「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

     2024 年 5 月 2 日

    我們相信,透過持續的專業發展和知識分享,能夠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思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具挑戰性的學習體驗。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並與其他學校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充滿創造力和學習機會的教育環境。

  • 何嘉琪老師(科技科)聯同孫芷珊(英文科)老師於「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 校本經驗匯集分享沈中校本校本跨學科創新教育發展經驗

    何嘉琪老師(科技科)聯同孫芷珊(英文科)老師於「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 校本經驗匯集分享沈中校本校本跨學科創新教育發展經驗

     2024 年 4 月 29 日

    本校教師團隊秉持開放專業的態度,以電子學習及STEAM為發展方向,致力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適切的培訓,拓展教學新思維,優化教學新方法。此外,教師亦獲得不同的機構單位邀請,將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及STEAM經驗分享,以支援學界的同工,從而擴闊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 何嘉琪老師及區淑媛同學獲邀於香港電台節目「凝聚香港」分享沈中學界首個生成式AI電視台BSC Culture發展心得

    何嘉琪老師及區淑媛同學獲邀於香港電台節目「凝聚香港」分享沈中學界首個生成式AI電視台BSC Culture發展心得

     2024 年 4 月 24 日

    BSC Culture 利用AI生成技術製作虛擬主播和背景並配以學生擔任AI主播為節目配音,讓學生獲得了AI技術和資訊素養方面的知識,激勵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此外,當中更介紹了沈中校本課程同創共學科教授學生利用新興科技解決社會問題,鼓勵創新思維,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 媒體報導 – 善用知識管理 促進自主學習

    媒體報導 – 善用知識管理 促進自主學習

     2024 年 4 月 24 日

    本校接受星島日報教育版訪問,了解本校近年通過建立知識管理系統促進學與教發展的成果。

  • 2022-2023年度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 以探索為本的應用設計以達致綜合型STEM教育 作品集

    2022-2023年度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 以探索為本的應用設計以達致綜合型STEM教育 作品集

     2024 年 4 月 23 日

    我們相信,透過持續的專業發展和知識分享,能夠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思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具挑戰性的學習體驗。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並與其他學校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充滿創造力和學習機會的教育環境。

  • [Oh 爸媽!]創新學校-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將AI融入日常課程 培育STEAM尖子 分享沈中校本課程內容以及STEAM創新教育發展成果

    [Oh 爸媽!]創新學校-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將AI融入日常課程 培育STEAM尖子 分享沈中校本課程內容以及STEAM創新教育發展成果

     2024 年 4 月 16 日

    本次訪問中介紹了沈中同創共學課程的發展特色和成果,以及為學生提供的教學資源,包括兩套本校教師編寫的「同創共學」生成式AI 校本教材。同時,更分享了本校聯同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及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合作舉辦的「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的經驗。

  •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首創AI電視台頻道與AI主播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首創AI電視台頻道與AI主播

     2024 年 4 月 16 日

    馮順寧校長去年9月空降沈中,除了推動創新教育,更重視佛化輔導,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訪問一開始,她帶領記者進入禪修室,示範禪坐及頌缽技巧。

  • 何嘉琪老師擔任「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推出的初中生成式AI教科書系列作者

    何嘉琪老師擔任「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推出的初中生成式AI教科書系列作者

     2024 年 4 月 11 日

    當中包括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與 Python》內容,滿足教育局最新人工智能課程框架要求,更包含已優化的高中課本配套,提供「模擬試卷」學生版及「選擇題作業」供學生選用。

  •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及張定邦老師獲星島日報邀請分享沈中校本課程AI媒體資訊素養發展心得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及張定邦老師獲星島日報邀請分享沈中校本課程AI媒體資訊素養發展心得

     2024 年 3 月 20 日

    訪問中闡明了「媒體資訊素養」詞彙的意義,並分享了培養學生媒體資訊素養能力的特定教學方法。討論中也提到了具備媒體資訊素養對學生的正面影響,以及學校如何進行相應的學習評估。

  • 何嘉琪老師聯同浸會大學中文系獲奧海城邀請擔任「童賀新歲」AI工作坊導師

    何嘉琪老師聯同浸會大學中文系獲奧海城邀請擔任「童賀新歲」AI工作坊導師

     2024 年 3 月 19 日

    本校教師也受到多個機構和組織的邀請,分享在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經驗,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擴大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 沈中教學團隊聯同AiTLE、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撰寫學界首本生成式AI教學示例書藉

    沈中教學團隊聯同AiTLE、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撰寫學界首本生成式AI教學示例書藉

     2024 年 3 月 14 日

    沈中教學團隊聯同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合作編寫跨學科教材「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

  • 沈中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孫芷珊、林詩琦老師以及BSC STEMLAB學生獲教育傳媒「Oh! 爸媽」邀請分享沈中校本課程內容以及STEAM創新教育發展成果

    沈中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孫芷珊、林詩琦老師以及BSC STEMLAB學生獲教育傳媒「Oh! 爸媽」邀請分享沈中校本課程內容以及STEAM創新教育發展成果

     2024 年 3 月 4 日

    在2023/24學年剛剛到任的馮校長,對學校未來發展滿懷信心,特別是希望在STEAM教育方面大展拳腳,將「同創共學」這個理念延展至不同學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世界一直轉變,學生要懂得靈活變通,把握現在,迎接未來的挑戰。

  • [AI生成圖像賀新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全體同仁 祝大家人日(年初七)快樂!

    [AI生成圖像賀新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全體同仁 祝大家人日(年初七)快樂!

     2024 年 2 月 16 日

    為了讓學生們裝備21世紀必要的技能,迎接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同時享受AI技術的無限樂趣

  • 何嘉琪老師聯同浸會大學中文系於奧海城「童賀新歲」AI工作坊擔任導師獲am730報導

    何嘉琪老師聯同浸會大學中文系於奧海城「童賀新歲」AI工作坊擔任導師獲am730報導

     2024 年 2 月 5 日

    透過教授一眾小朋友利用人工智能「AI圖像生成」 平台創作畫作,認識中國傳統賀年習俗及文化,並學習撰寫Prompt與AI溝通

  • 沈中團隊以及BSC STEMLAB學生接受教育媒體「Oh! 爸媽」訪問分享沈中校本課程以及STEAM創新教育發展成果

    沈中團隊以及BSC STEMLAB學生接受教育媒體「Oh! 爸媽」訪問分享沈中校本課程以及STEAM創新教育發展成果

     2024 年 2 月 1 日

    BSC STEMLAB學生於訪問中介紹了於創科比賽中獲獎作品的初衷、創作過程中的困難和收穫,和學校如何提供支援,亦分享了對「同創共學」課程的上課體驗和感受

  • 香港中小企創新大獎2023 創建社會 引領未來 – 得獎作品集

    香港中小企創新大獎2023 創建社會 引領未來 – 得獎作品集

     2024 年 1 月 31 日

    以作品「VR伴我同行(Walk with me VR)」榮獲學生組別之「產品創新傑出獎 」及HK $1000獎金,比賽得獎作品更獲刊登於「香港中小企創新大獎2023」得獎作品集中

  •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及張定邦老師獲星島日報邀請分享沈中AI媒體資訊素養校本課程發展心得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及張定邦老師獲星島日報邀請分享沈中AI媒體資訊素養校本課程發展心得

     2024 年 1 月 29 日

    訪問中闡明了「媒體資訊素養」詞彙的意義,並分享了培養學生媒體資訊素養能力的特定教學方法。討論中也提到了具備媒體資訊素養對學生的正面影響,以及學校如何進行相應的學習評估

  • 沈中教學團隊獲香港01訪問分享校本AI 圖像生成課程發展成果

    沈中教學團隊獲香港01訪問分享校本AI 圖像生成課程發展成果

     2024 年 1 月 5 日

    沈中教學團隊及一班BSC STEMLAB新成員AI Artist 接受香港01訪問,分享由學界首個獲外國AI圖像生成平台贊助及技術支援的跨學科(中文、英文及STEAM)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到大學、中學及小學合作舉辦比賽成為一項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合作學習項目的規劃及設計理念。

  • 馮順寧校長及何嘉琪老師獲新城電台邀請於節目《財星just爸媽》分享有關STEAM教學經驗

    馮順寧校長及何嘉琪老師獲新城電台邀請於節目《財星just爸媽》分享有關STEAM教學經驗

     2023 年 12 月 29 日

    馮順寧校長及何嘉琪老師獲新城電台邀請於節目《財星just爸媽》分享關於STEM、STEAM和STREAM的深入見解,以及這些教育模式如何沈中得到有效實施。

  • 英文科何秋兒老師參與電台節目《教學有心人》錄音

    英文科何秋兒老師參與電台節目《教學有心人》錄音

     2023 年 12 月 26 日

    回饋母校的精神實在值得鼓勵,期望她能一直延續「沈中人」的精神,作育英才,薪火相傳

  • 沈中教學團隊獲香港01訪問分享校本AI 圖像生成課程發展成果

    沈中教學團隊獲香港01訪問分享校本AI 圖像生成課程發展成果

     2023 年 11 月 30 日

    分享由學界首個獲外國AI圖像生成平台贊助及技術支援的跨學科(中文、英文及STEAM)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到大學、中學及小學合作

  •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電子學習. 新世代IX》得獎作品集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電子學習. 新世代IX》得獎作品集

     2023 年 11 月 27 日

    比賽得獎教案更獲刊登於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電子學習.新世代IX 作品集中

  • 人工智能改變未來!參加「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3/24」

    人工智能改變未來!參加「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3/24」

     2023 年 11 月 25 日

    透過參與工作坊及參觀唔同行業、公司,拓闊職業發展視野,加深對行業及職業專才教育(VPET)嘅認識

  • BSC STEMLAB參與「Inno4life 2023 – 大灣區青少年創意文化及科技創新大賽」並奪得一等及二等獎

    BSC STEMLAB參與「Inno4life 2023 – 大灣區青少年創意文化及科技創新大賽」並奪得一等及二等獎

     2023 年 11 月 21 日

    展現他們對人工智慧和未來世界的理解和情感表達,提供一個展示他們才華與創造力的平臺

  • 沈中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沈中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2023 年 11 月 15 日

    沈中聯同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及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共同主辦「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道。本次比賽旨在讓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瞭解並運用AI科技的創新應用,為他們未來的技能發展提供裝備

  •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及孫芷珊老師獲邀於香港電台節目分享跨學科課程發展經驗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及孫芷珊老師獲邀於香港電台節目分享跨學科課程發展經驗

     2023 年 11 月 13 日

    分享沈中STEAM教育中A(AI) +E(English)由校本課程到聯課活動BSC STEMLAB拔尖教育的學習活動策劃經驗分享

  •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STEM總動員: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STEM總動員: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2023 年 11 月 12 日

    「STEM總動員」: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 沈中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道

    沈中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道

     2023 年 11 月 8 日

    沈中舉辦「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道

  • 《絢麗海濱 – 海風中的絲路新歌》廣西歷史文化交流團成果集

    《絢麗海濱 – 海風中的絲路新歌》廣西歷史文化交流團成果集

     2023 年 11 月 5 日

    讓青少年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習及體驗北欽防三地代表性非遺技藝

  • 沈中舉辦「元宇宙虛擬化身設計課程」獲明報教育報導

    沈中舉辦「元宇宙虛擬化身設計課程」獲明報教育報導

     2023 年 10 月 26 日

    希望透過 STEAM 教育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綜合校內外的知識,將知識提升到應用層面,解決社會問題,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四周年音樂錄像──「祝福」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四周年音樂錄像──「祝福」

     2023 年 10 月 9 日

    教育局更在各校製作的音樂錄像中,選取精華片段製作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四周年音樂錄像——『祝福』」合輯

  • 馮校長獲經濟日報邀請接受訪問

    馮校長獲經濟日報邀請接受訪問

     2023 年 9 月 30 日

    讓學生能夠發掘創意靈感、刺激思維創作並吸收多元思想,同時讓學生將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競爭環境中,體驗學以致用的樂趣

  • 利用AI咒語生成圖像 結合中英文書寫裝備未來技能

    利用AI咒語生成圖像 結合中英文書寫裝備未來技能

     2023 年 9 月 27 日

    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AI咒語工程師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職業。透過這次比賽,希望讓學生體驗 AI咒語的創新應用,裝備他們未來的技能

  • BSC STEMLAB聯同香港青年協會合作計劃「耆青傳耆II-長青號」成果集

    BSC STEMLAB聯同香港青年協會合作計劃「耆青傳耆II-長青號」成果集

     2023 年 8 月 31 日

    這也讓青年能夠從長者的生活經驗中欣賞和學習他們的堅毅精神

  • 「尋韻湖湘」交流活動

    「尋韻湖湘」交流活動

     2023 年 8 月 25 日

    我們只有一份初心,希望透過自身的體驗,增進香港青年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 沈中BSC STEMLAB於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奪獎獲香港商報報導

    沈中BSC STEMLAB於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奪獎獲香港商報報導

     2023 年 8 月 7 日

    沈中BSC STEMLAB於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奪獎獲香港商報報導

  • 2022-2023 BSC STEMLAB成果集電子版

    2022-2023 BSC STEMLAB成果集電子版

     2023 年 8 月 1 日

    總結2022-2023年度的發展成果,向學生、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大眾展示BSC STEMLAB在STEM領域的成就和貢獻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代表香港於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奪獎獲香港文匯網報導

    沈中BSC STEMLAB學生代表香港於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奪獎獲香港文匯網報導

     2023 年 7 月 31 日

    沈中BSC STEMLAB學生代表香港於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奪得獎項,並獲香港文匯網報導,報導比賽詳情及沈中奪獎項目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代表香港參與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獲香港商報網報導

    沈中BSC STEMLAB學生代表香港參與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獲香港商報網報導

     2023 年 7 月 23 日

    沈中BSC STEMLAB學生以香港代表團身份參與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獲香港商報網報導

  • BSC STEMLAB運用AR/VR編程技術製作文化保育作品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BSC STEMLAB運用AR/VR編程技術製作文化保育作品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2023 年 7 月 12 日

    介紹沈中AR/VR編程科技,為學生提供跨學科教育,協助社區文化保育

  • BSC STEMLAB運用AR/VR編程技術製作文化保育作品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BSC STEMLAB運用AR/VR編程技術製作文化保育作品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2023 年 7 月 12 日

    運用AR/VR編程技術製作文化保育作品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 沈中獲《南華早報》SCMP邀請接受專訪

    沈中獲《南華早報》SCMP邀請接受專訪

     2023 年 7 月 7 日

    非常令人欣慰的成果,因為沈中在短時間內成功建立了一支優秀的團隊,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就

  • 何嘉琪老師於MAKE X 全方位機械人比賽擔任評審員獲教育專業月刊報導

    何嘉琪老師於MAKE X 全方位機械人比賽擔任評審員獲教育專業月刊報導

     2023 年 7 月 6 日

    介紹比賽激發學生編程興趣,發掘學生潛能

  • 沈中舉辦校園生活體驗日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道

    沈中舉辦校園生活體驗日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道

     2023 年 5 月 31 日

    特別可操作沈中同學自主組裝的電動車,大大提升科探精神及學習動機

  • 沈中籌備科技交流團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道

    沈中籌備科技交流團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道

     2023 年 5 月 21 日

    可從生活化例子理解科學和探究科學的本質,以及了解國家級的科技或科學最新發展

  • V. Cares 青年排球訓練計劃2023

    V. Cares 青年排球訓練計劃2023

     2023 年 5 月 19 日

    V. League訓練營,為9月份舉行的 V. League 聯賽做好準備

  • BSC STEMLAB參與港澳青年灣區科技交流營獲蓮花時報報導

    BSC STEMLAB參與港澳青年灣區科技交流營獲蓮花時報報導

     2023 年 5 月 15 日

    來自香港漁民青年會、香港創新科技教育研究聯會、香港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等近40名香港青年參加活動

  • 沈中獲邀接受HK STEM News採訪

    沈中獲邀接受HK STEM News採訪

     2023 年 5 月 12 日

    分享了沈中BSCSTEMLab 及 MediaCentre 如何透過合作,為學生提供跨學科教育,協助社區文化保育

  • 【新聞稿】2022/23粵港締結姊妹學校簽約儀式:攜手同心共結姊妹情

    【新聞稿】2022/23粵港締結姊妹學校簽約儀式:攜手同心共結姊妹情

     2023 年 5 月 12 日

    粵港澳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是由粵港澳三地教育部門自2004年起合作推進的交流項目

  • 我是拉布拉多犬

    我是拉布拉多犬

     2023 年 5 月 9 日

    我是一隻拉布拉多犬,今天是我陪伴主人的最後一天,回想起見到主人的那一天,別有一番體會

  • 「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 內容介紹

    「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 內容介紹

     2023 年 4 月 2 日

    [傳媒報導/訪問]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_「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_內容介紹

  • 「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 活動簡介

    「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 活動簡介

     2023 年 4 月 2 日

    [傳媒報導/訪問]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

  • AED推廣未普及 740萬人僅設萬多部 業界倡急救訓練走入校園

    AED推廣未普及 740萬人僅設萬多部 業界倡急救訓練走入校園

     2023 年 3 月 29 日

    中學已在課堂加入AED培訓,加強推廣

  • 呂恒森校長及何嘉琪老師擔任「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負責出版的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課本系列作者

    呂恒森校長及何嘉琪老師擔任「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負責出版的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課本系列作者

     2023 年 3 月 26 日

    我們致力於提供與時俱進的ICT教學內容,旨在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教學效果。這套課本將幫助學生掌握ICT技能,並應對不斷變化的數字時代的挑戰。我們的團隊致力於提供優質的教材,以幫助學生在ICT領域取得成功,並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 魯港文化和教育交流

    魯港文化和教育交流

     2023 年 3 月 18 日

    尋根齊魯文化家國情懷教育培育愛國主義之花

  • English Hub

    English Hub

     2023 年 3 月 15 日

    look at and experience

  • 沈中學生於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奪獎於信報報導

    沈中學生於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奪獎於信報報導

     2023 年 3 月 15 日

    比賽為大灣區創業生態貢獻更多優秀項目

  • 攝影比賽奪冠軍及季軍等獎項

    攝影比賽奪冠軍及季軍等獎項

     2023 年 2 月 18 日

    屯門區攝影比賽並獲得多個獎項

  • 全城守網嘉年華

    全城守網嘉年華

     2023 年 2 月 18 日

    活動包括機械狗互動、VR射擊及無人機競技場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於「新地齊讀好書X未來工程師大賽」奪獎獲教育專業月刊報導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於「新地齊讀好書X未來工程師大賽」奪獎獲教育專業月刊報導

     2023 年 2 月 1 日

    助學生把握創科機會

  • 沈中BSC STEMLAB同學研製AI-RIS智能裝置獲佛聯匯訊報導

    沈中BSC STEMLAB同學研製AI-RIS智能裝置獲佛聯匯訊報導

     2023 年 2 月 1 日

    研製AI-RIS智能裝置獲佛聯匯訊報導

  • 設計課程關顧學生多方面成長

    設計課程關顧學生多方面成長

     2023 年 1 月 31 日

    沈香林中學校長:世上沒有最強教學

  • 校園大革新!? 係真唔係真?

    校園大革新!? 係真唔係真?

     2023 年 1 月 24 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我們不是怪獸》

  • 建構關愛,逆市獲家長投下信心

    建構關愛,逆市獲家長投下信心

     2023 年 1 月 18 日

    改革及理念得到家長認同學校正在高速成長

  • 「2022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

    「2022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

     2022 年 12 月 29 日

    展現了他們的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 沈中BSC STEMLAB於「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暨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奪獎於香港新一代協會報導

    沈中BSC STEMLAB於「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暨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奪獎於香港新一代協會報導

     2022 年 12 月 9 日

    獲得高中生發明作品組別銅獎

  • 「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暨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作品集

    「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暨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作品集

     2022 年 12 月 8 日

    香港區頒獎典禮2022作品集

  • 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作品集

    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作品集

     2022 年 12 月 6 日

    科學探究為本的創意STEM教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研發AI裝置於我家地區報專訪

    沈中BSC STEMLAB學生研發AI裝置於我家地區報專訪

     2022 年 11 月 18 日

    提升獨自出行的信心更有尊嚴地生活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於「新地齊讀好書 x 未來工程師大賽」奪獎獲香港01報導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於「新地齊讀好書 x 未來工程師大賽」奪獎獲香港01報導

     2022 年 11 月 15 日

    了解優點與不足提升協作能力

  • 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

    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

     2022 年 11 月 10 日

    比賽得獎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導

  • 沈中BSC STEMLAB於「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2」奪獎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導

    沈中BSC STEMLAB於「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2」奪獎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導

     2022 年 11 月 9 日

    應用創新科技塑造美好社區

  • GoodSchool好學校推介

    GoodSchool好學校推介

     2022 年 11 月 6 日

    數碼化校政 共創教學新里程

  • 沈中BSC STEMLAB於「跨世代CHILL智能學堂」展出作品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沈中BSC STEMLAB於「跨世代CHILL智能學堂」展出作品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2022 年 11 月 5 日

    香港的傳統文化尤如親身觀看歷史建築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於「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2」奪獎獲香港經濟日報報導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於「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2」奪獎獲香港經濟日報報導

     2022 年 11 月 3 日

    教育比賽2022頒獎典禮周六舉行

  • 「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2」作品集

    「香港中學生職業專才教育比賽2022」作品集

     2022 年 11 月 3 日

    按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志願的進階路徑

  • 「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作品集

    「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作品集

     2022 年 11 月 1 日

    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

  •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 STEM學習‧新世代IV 作品集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 STEM學習‧新世代IV 作品集

     2022 年 11 月 1 日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電子學習.新世代VIII》得獎作品集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電子學習.新世代VIII》得獎作品集

     2022 年 11 月 1 日

    得獎教案更獲刊登於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 電子學習.新世代VIII 作品集中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吳宇僖同學接受「TVB快樂長門人」訪問

    沈中BSC STEMLAB學生吳宇僖同學接受「TVB快樂長門人」訪問

     2022 年 10 月 12 日

    TVB快樂長門人

  • 沈中BSC STEMLAB聯同青協舉辦元宇宙設計師親子工作坊獲香港經濟日報報導

    沈中BSC STEMLAB聯同青協舉辦元宇宙設計師親子工作坊獲香港經濟日報報導

     2022 年 10 月 12 日

    加強中小學交流並將校本STEM發展成果分享

  • 收入大增未來「共同富裕」

    收入大增未來「共同富裕」

     2022 年 10 月 3 日

    公民科述改革開放 談成就不談政治

  • 沈中BSC STEMLAB未來工程師大賽奪獎於科學素養季刊報導

    沈中BSC STEMLAB未來工程師大賽奪獎於科學素養季刊報導

     2022 年 10 月 1 日

    科學素養 Vol.13

  • 沈中接受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訪問(上)

    沈中接受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訪問(上)

     2022 年 9 月 27 日

    解決社區痛點實踐「自利.利他」的教學理念

  • 沈中接受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訪問(下)

    沈中接受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訪問(下)

     2022 年 9 月 27 日

    透過解決社區痛點實踐自利.利他的教學理念

  • 屯門東第 53 童軍旅楊澤明專訪

    屯門東第 53 童軍旅楊澤明專訪

     2022 年 9 月 21 日

    為他施行心外壓昏迷男士亦成功獲救

  • 沈中BSC STEMLAB接受加拿大中文電台【Mini Van 大專會堂】訪問

    沈中BSC STEMLAB接受加拿大中文電台【Mini Van 大專會堂】訪問

     2022 年 9 月 14 日

    沈中STEMLAB接受加拿大中文電台節目訪問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接受TVB節目「快樂獎門人」訪問

    沈中BSC STEMLAB學生接受TVB節目「快樂獎門人」訪問

     2022 年 9 月 14 日

    接受TVB節目「快樂獎門人」訪問

  • 堅定目標,全力以赴

    堅定目標,全力以赴

     2022 年 9 月 9 日

    時刻放眼世界不只局限學校所取得的成績

  • 沈中BSC STEMLAB同學獲邀於香港電台《精靈一點》直播節目分享

    沈中BSC STEMLAB同學獲邀於香港電台《精靈一點》直播節目分享

     2022 年 9 月 6 日

    製作樂齡AI作品以同理心解決長者出行問題

  • 家書比賽中學組優異獎

    家書比賽中學組優異獎

     2022 年 9 月 1 日

    給天上的你「給天上的你悄悄話」

  • 引入AED課程 邀消防處到校教授

    引入AED課程 邀消防處到校教授

     2022 年 8 月 12 日

    除成功拯救生命外,亦為學校帶來改變

  • 家書比賽中學組優異獎

    家書比賽中學組優異獎

     2022 年 8 月 4 日

    寄不出的家書「給天上的你悄悄話」

  • 童軍楊澤明專訪

    童軍楊澤明專訪

     2022 年 8 月 3 日

    屯門東第53旅童軍

  • 32分創下校內優異成績

    32分創下校內優異成績

     2022 年 7 月 26 日

    六科共得32分最佳五科共27分

  • 家書比賽中學組季軍

    家書比賽中學組季軍

     2022 年 7 月 7 日

    思念「給天上的你悄悄話」

  • 家書比賽中學組亞軍

    家書比賽中學組亞軍

     2022 年 7 月 7 日

    給爺爺的信「給天上的你悄悄話」

  • 港九拯溺員工會頒發儀式

    港九拯溺員工會頒發儀式

     2022 年 7 月 4 日

    楊澤明同學進行嘉許狀頒發儀式

  • 銀髮搭車「不求人」

    銀髮搭車「不求人」

     2022 年 6 月 30 日

    中學生研製 助辨巴士資訊

  • 「創科樂『耆』中」樂齡科技設計比賽2021/22 傳媒報導

    「創科樂『耆』中」樂齡科技設計比賽2021/22 傳媒報導

     2022 年 6 月 30 日

    從160隊隊伍680名學生中進入最後決賽5強

  • IVE生研“AI物理治疗师”夺金奖

    IVE生研“AI物理治疗师”夺金奖

     2022 年 6 月 30 日

    IVE生研“AI物理治疗师”夺金奖

  • 中六男生發奮向中大直接取錄

    中六男生發奮向中大直接取錄

     2022 年 6 月 29 日

    貧窮單親感自卑幸得老師栽培直接取錄

  • 樂齡比賽物理治療奪大專金獎

    樂齡比賽物理治療奪大專金獎

     2022 年 6 月 29 日

    「創科樂『耆』中」比賽以提升長者生活質素

  • 沈中何嘉琪老師受邀接受科學素養季刊訪問

    沈中何嘉琪老師受邀接受科學素養季刊訪問

     2022 年 4 月 22 日

    從STEM實踐慈悲、真誠和自信

  • 培養自學能力 推動全人發展

    培養自學能力 推動全人發展

     2022 年 4 月 22 日

    讓學生建立堅持的態度及良好的習慣

  • 6名考生會在竹篙灣應考英文科

    6名考生會在竹篙灣應考英文科

     2022 年 4 月 22 日

    勉勵他們要「畀like自己」

  • RUCKUS 完善穩定自主學習

    RUCKUS 完善穩定自主學習

     2022 年 3 月 21 日

    自主學習成效 立竿見影

  • Hosting a virtual competition with CoSpaces Edu

    Hosting a virtual competition with CoSpaces Edu

     2022 年 1 月 31 日

    Hosting an “Anti-Epidemic Measures” virtual competition with CoSpaces Edu

  • 中六生續返校備試 校長憂DSE添變

    中六生續返校備試 校長憂DSE添變

     2022 年 1 月 25 日

    不少學生已很緊張他擔心疫情增添DSE變數

  • 香港佛教月刊 第740期 禪林園丁

    香港佛教月刊 第740期 禪林園丁

     2022 年 1 月 1 日

    一套完備的正念禪修蝶程現己全面推行

  • 沈中電子學習獲明校網訪問

    沈中電子學習獲明校網訪問

     2021 年 11 月 24 日

    習中所得回饋學校、回饋社會,達至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