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第一屆同創共學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otal Views: 13,246Daily Views: 3

提交作品

登記工作坊

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由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及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共同主辦,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香港創新科技教育聯會、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香港漁民青年會、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 及屯門青年協會合辨,並由Argil贊助「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社區與飲食)比賽」即將舉行。

比賽專門為小五至小六學生而設,讓學生有機會結合中文書寫、英語學習,利用AI咒語(Prompts)生成圖像,回應AI科技發展,融入生活,帶來正面影響。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AI咒語工程師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職業。透過這次比賽,我們希望讓學生體驗 AI咒語的創新應用,裝備他們未來的技能。

比賽將結合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校本課程「同創共學-Learning for Good」課程,結合科技與英語跨學科學習讓小學生有機會體驗沈中的課程在實踐中學習,發揮創造力。同時,比賽得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作教學支援,通過深入淺出的技巧講解,讓學生掌握簡單獨到的中文書寫方法。

我們期待各位有興趣的學生,參與這次比賽,結合中文書寫,挑戰未來的新技能,一同體驗AI生成技術的魅力。讓我們在同創共學的過程中,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工作坊學習內容:

1.學習利用Prompts生成圖像 (Generative AI)

學習內容一 (科技學習):
「AI生成圖像」是借助人工智能(AI)技術,特別是一種稱為生成對抗網路(GANs)的模型,根據文字提示(prompt)生成對應的圖像。簡單來說,這種方法是通過提供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即prompt),然後AI會根據這段文字生成一幅相對應的圖像。
例如,你可能會給AI一個prompt,如 “一座位於山頂上的古老城堡”,然後AI會生成一幅與這段描述相匹配的圖像。這種技術在許多領域中都有著寬泛的應用,包括藝術創作、遊戲設計、電影製作等。這種技術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看到AI的創新潛力和想像力。

2.學習訓練AI(Machine Learning)生成個人照片

學習內容二 (科技學習):
學習訓練AI生成個人照片”,這其實是一種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這裡的”學習訓練”,我們可以理解為讓電腦自我學習和改進的過程,這種學習方法通常被稱為”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通常使用大量的數據作為學習素材,就像我們在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時需要參考大量的書籍或資料一樣。在生成個人照片的案例中,我們可能需要讓電腦參考數千甚至數百萬個人的照片,讓它學會如何創造新的、看起來像真人的照片。這裡,我們常常會用到一種稱為”生成對抗網路”(GANs)的工具。這就像是一場遊戲,其中一個電腦程式(我們稱之為”生成器”)會嘗試創造看起來像真人的照片,然後另一個程式(我們稱之為”鑑別器”)會試圖分辨這些照片是否由生成器製作。透過這種競爭和學習,生成器最終能製造出足夠逼真的照片,讓鑑別器也分辨不出來。

學習內容三(英語學習) :
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英文組為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校本課程,講解了如何編寫英語AI咒語(Prompt)以及如何練習描寫文(descriptive writing)技巧。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們不僅能夠瞭解到AI咒語的寫作技巧,也能夠提升我們的英文寫作能力。這種跨領域的學習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瞭解AI的應用,並且提升我們的英語語言能力。

學習內容四(中文及中華文化學習) :
由香港浸會大學的中文系也為我們帶來了中文描寫學習以及中華文化學習的課程。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們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中文寫作技巧,也能夠深入瞭解中華文化的魅力。這種深度的學習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瞭解我們的文化根源,並且提升我們的中文語言能力。

學習內容五(國家安全學習) :
我們有幸邀請到屯門警區的專家來教導我們最新的AI騙案防騙知識。這次的學習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資訊素養,也強化了我們的防罪守法意識。

我們瞭解到,國家安全涵蓋了二十個安全領域,其中之一就是「網絡安全」。在這個數碼化的時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學會保護自己免受網路騙案的威脅,同時也要為守護我們的國家盡一份力。這就是我們透過這次工作坊想要傳達的訊息:守護國家,由小做起。近日最常見的AI騙案,其實是利用AI技術來模仿他人的聲音或者個人資料,對他人進行欺詐。透過這次的培訓工作坊,我們希望能夠提醒大家,要時刻保持警覺,以免成為騙案的受害者。
認識國家安全
守網者

登記工作坊

比賽主題:

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

  1. 中華文化傳承
  2. 社區與飲食

比賽詳情:

  • 截止報名時間:2023年10月23日(一)
  • 工作坊日期:2023年10月28日(六)
  • 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2日(日)中午12時
  • 成果展及頒獎禮:2023年12月2日(六)上午10時
  • 參賽對象:小五至小六學生
  • 工作坊時間:兩小時(實際比賽時間將在比賽截止後個別通知參賽學校)
  • 參賽費用:全免
  • 工作坊地點: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比賽獎項:

  • 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最佳咒語指令獎以及社交媒體至Like大獎
  • 每位完成工作坊及提交作品的學生均獲發AI咒語繪畫師嘉許狀

學生導師:

  • 浸會大學中文系學生導師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小導師
  • 佩瑤創科專才小導師

提交比賽作品要求:

  1. 利用AI生成與主題相關之畫作
  2. 生成AI畫作之咒語
  3. 作品概念的整體描述(不多於200字,中文書寫)

(科技)AI畫作-主題相關性(35%):參賽作品需要與古今中華文化,社區,以及飲食這一主題密切相關。作品是否能夠反映出主題的多元性和深度。

(英語)咒語應用圖像生成的質量(35%):咒語的結構能夠有效引導 AI 生成與主題相關的圖像。其次,作品的視覺效果(包括顏色、結構、視覺影響力等)。

(中文寫作)-作品描述(30%):描述需要為觀眾提供深入理解作品的依據,並能從比賽主題的角度進行創作。評審會評估描述的準確性,深度和獨創性。

比賽評審:

馮順寧女士
現為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致力推展創新課程及學生生涯規劃發展,現正修讀香港大學教育博士課程,研究VR應用於語文教學,曾任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應用學習)委員,並連續多年獲得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的獎項、「第二屆品德教育傑出教學獎」等,致力推動學界的國際交流及聯繫。

黃建威先生
於 1990 年起開始其教學生涯,曾任職於買位、津貼、直資及私立獨立學校。現為英華書院資訊科技統籌,同時亦為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主席。該會為一教師專業團體,以透過不同活動推動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提昇學與教效能為主。黃老師曾任及現任教育局、考評局、教育城、優質教育基金、僱員再培訓局不同委員會之主席或委員。同時亦為多所學校的義務 IT 顧問。

李力恒博士
李力恒博士是香港虛擬現實(VR)和增擴現實(AR)計算機科學與元宇宙專家。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隨著他在元宇宙領域得到大量關滙,李博士被《香港明報》《華盛頓郵報》法國科技刊物《01Net》及多家媒體採訪, 作為第一編輯出版了首部學術類元宇宙中文書籍《元宇宙漫遊》。

鄭國威先生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十年,現為嗇色園主辦可道中學教師校董、科技範疇及STEAM統籌主任,同時亦為香港大學專業培訓導師及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從屬委員。
曾獲得大灣區STEM卓越獎十佳教師及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金獎。致力推動學界STEAM發展及義工活動。

陳浩庭律師
屯門青年協會主席
陳浩庭先生為香港執業律師,並擁有認可調解員、親職協調員等資格。陳律師活躍於社會公益事務,先後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優質教育基金評審及監察專責委員會委員、社會工作者註冊局紀律委員會成員等。他亦為全國青聯港區特邀委員、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等。

比賽導師:

蕭欣浩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
中文及中華文化學習

  •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一級講師
  • 《香港志.飲食卷》撰稿小組成員

何嘉琪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科技學習

  • KLA科技學習領域統籌主任
  • 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專業培訓導師

孫芷珊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英語學習

  • 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統籌主任
  • 香港教育大學EOCP嘉賓講者

林詩琦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科技學習

  • 科學科統籌、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
  • 傑出科學教育創新導師、少訊中銀STEM-Up優秀導師

黃松安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科技學習

  • 資訊科技委員會主席
  • 電腦科統籌
第一屆同創共學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otal Views: 13,246Daily Views: 3

提交作品

登記工作坊

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由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及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共同主辦,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香港創新科技教育聯會、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香港漁民青年會、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 及屯門青年協會合辨,並由Argil贊助「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社區與飲食)比賽」即將舉行。

比賽專門為小五至小六學生而設,讓學生有機會結合中文書寫、英語學習,利用AI咒語(Prompts)生成圖像,回應AI科技發展,融入生活,帶來正面影響。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AI咒語工程師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職業。透過這次比賽,我們希望讓學生體驗 AI咒語的創新應用,裝備他們未來的技能。

比賽將結合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校本課程「同創共學-Learning for Good」課程,結合科技與英語跨學科學習讓小學生有機會體驗沈中的課程在實踐中學習,發揮創造力。同時,比賽得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作教學支援,通過深入淺出的技巧講解,讓學生掌握簡單獨到的中文書寫方法。

我們期待各位有興趣的學生,參與這次比賽,結合中文書寫,挑戰未來的新技能,一同體驗AI生成技術的魅力。讓我們在同創共學的過程中,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工作坊學習內容:

1.學習利用Prompts生成圖像 (Generative AI)

學習內容一 (科技學習):
「AI生成圖像」是借助人工智能(AI)技術,特別是一種稱為生成對抗網路(GANs)的模型,根據文字提示(prompt)生成對應的圖像。簡單來說,這種方法是通過提供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即prompt),然後AI會根據這段文字生成一幅相對應的圖像。
例如,你可能會給AI一個prompt,如 “一座位於山頂上的古老城堡”,然後AI會生成一幅與這段描述相匹配的圖像。這種技術在許多領域中都有著寬泛的應用,包括藝術創作、遊戲設計、電影製作等。這種技術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看到AI的創新潛力和想像力。

2.學習訓練AI(Machine Learning)生成個人照片

學習內容二 (科技學習):
學習訓練AI生成個人照片”,這其實是一種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這裡的”學習訓練”,我們可以理解為讓電腦自我學習和改進的過程,這種學習方法通常被稱為”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通常使用大量的數據作為學習素材,就像我們在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時需要參考大量的書籍或資料一樣。在生成個人照片的案例中,我們可能需要讓電腦參考數千甚至數百萬個人的照片,讓它學會如何創造新的、看起來像真人的照片。這裡,我們常常會用到一種稱為”生成對抗網路”(GANs)的工具。這就像是一場遊戲,其中一個電腦程式(我們稱之為”生成器”)會嘗試創造看起來像真人的照片,然後另一個程式(我們稱之為”鑑別器”)會試圖分辨這些照片是否由生成器製作。透過這種競爭和學習,生成器最終能製造出足夠逼真的照片,讓鑑別器也分辨不出來。

學習內容三(英語學習) :
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英文組為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校本課程,講解了如何編寫英語AI咒語(Prompt)以及如何練習描寫文(descriptive writing)技巧。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們不僅能夠瞭解到AI咒語的寫作技巧,也能夠提升我們的英文寫作能力。這種跨領域的學習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瞭解AI的應用,並且提升我們的英語語言能力。

學習內容四(中文及中華文化學習) :
由香港浸會大學的中文系也為我們帶來了中文描寫學習以及中華文化學習的課程。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們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中文寫作技巧,也能夠深入瞭解中華文化的魅力。這種深度的學習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瞭解我們的文化根源,並且提升我們的中文語言能力。

學習內容五(國家安全學習) :
我們有幸邀請到屯門警區的專家來教導我們最新的AI騙案防騙知識。這次的學習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資訊素養,也強化了我們的防罪守法意識。

我們瞭解到,國家安全涵蓋了二十個安全領域,其中之一就是「網絡安全」。在這個數碼化的時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學會保護自己免受網路騙案的威脅,同時也要為守護我們的國家盡一份力。這就是我們透過這次工作坊想要傳達的訊息:守護國家,由小做起。近日最常見的AI騙案,其實是利用AI技術來模仿他人的聲音或者個人資料,對他人進行欺詐。透過這次的培訓工作坊,我們希望能夠提醒大家,要時刻保持警覺,以免成為騙案的受害者。
認識國家安全
守網者

登記工作坊

比賽主題:

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

  1. 中華文化傳承
  2. 社區與飲食

比賽詳情:

  • 截止報名時間:2023年10月23日(一)
  • 工作坊日期:2023年10月28日(六)
  • 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2日(日)中午12時
  • 成果展及頒獎禮:2023年12月2日(六)上午10時
  • 參賽對象:小五至小六學生
  • 工作坊時間:兩小時(實際比賽時間將在比賽截止後個別通知參賽學校)
  • 參賽費用:全免
  • 工作坊地點: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比賽獎項:

  • 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最佳咒語指令獎以及社交媒體至Like大獎
  • 每位完成工作坊及提交作品的學生均獲發AI咒語繪畫師嘉許狀

學生導師:

  • 浸會大學中文系學生導師
  • 沈中BSC STEMLAB學生小導師
  • 佩瑤創科專才小導師

提交比賽作品要求:

  1. 利用AI生成與主題相關之畫作
  2. 生成AI畫作之咒語
  3. 作品概念的整體描述(不多於200字,中文書寫)

(科技)AI畫作-主題相關性(35%):參賽作品需要與古今中華文化,社區,以及飲食這一主題密切相關。作品是否能夠反映出主題的多元性和深度。

(英語)咒語應用圖像生成的質量(35%):咒語的結構能夠有效引導 AI 生成與主題相關的圖像。其次,作品的視覺效果(包括顏色、結構、視覺影響力等)。

(中文寫作)-作品描述(30%):描述需要為觀眾提供深入理解作品的依據,並能從比賽主題的角度進行創作。評審會評估描述的準確性,深度和獨創性。

比賽評審:

馮順寧女士
現為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致力推展創新課程及學生生涯規劃發展,現正修讀香港大學教育博士課程,研究VR應用於語文教學,曾任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應用學習)委員,並連續多年獲得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的獎項、「第二屆品德教育傑出教學獎」等,致力推動學界的國際交流及聯繫。

黃建威先生
於 1990 年起開始其教學生涯,曾任職於買位、津貼、直資及私立獨立學校。現為英華書院資訊科技統籌,同時亦為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主席。該會為一教師專業團體,以透過不同活動推動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提昇學與教效能為主。黃老師曾任及現任教育局、考評局、教育城、優質教育基金、僱員再培訓局不同委員會之主席或委員。同時亦為多所學校的義務 IT 顧問。

李力恒博士
李力恒博士是香港虛擬現實(VR)和增擴現實(AR)計算機科學與元宇宙專家。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隨著他在元宇宙領域得到大量關滙,李博士被《香港明報》《華盛頓郵報》法國科技刊物《01Net》及多家媒體採訪, 作為第一編輯出版了首部學術類元宇宙中文書籍《元宇宙漫遊》。

鄭國威先生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十年,現為嗇色園主辦可道中學教師校董、科技範疇及STEAM統籌主任,同時亦為香港大學專業培訓導師及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從屬委員。
曾獲得大灣區STEM卓越獎十佳教師及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金獎。致力推動學界STEAM發展及義工活動。

陳浩庭律師
屯門青年協會主席
陳浩庭先生為香港執業律師,並擁有認可調解員、親職協調員等資格。陳律師活躍於社會公益事務,先後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優質教育基金評審及監察專責委員會委員、社會工作者註冊局紀律委員會成員等。他亦為全國青聯港區特邀委員、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等。

比賽導師:

蕭欣浩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
中文及中華文化學習

  •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一級講師
  • 《香港志.飲食卷》撰稿小組成員

何嘉琪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科技學習

  • KLA科技學習領域統籌主任
  • 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專業培訓導師

孫芷珊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英語學習

  • 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統籌主任
  • 香港教育大學EOCP嘉賓講者

林詩琦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科技學習

  • 科學科統籌、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
  • 傑出科學教育創新導師、少訊中銀STEM-Up優秀導師

黃松安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科技學習

  • 資訊科技委員會主席
  • 電腦科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