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資訊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
活動資訊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
BSC STEMLAB AI電視台聯合何俊賢議員製作漁農業國家安全影片,助力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2025 年 4 月 14 日
適逢2025年4月15日為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BSC STEMLAB與何俊賢議員及香港漁民青年會合作製作了一套關於國家安全與漁農業的影片。這部影片旨在提升國安教育的多元性和可吸收性,為國家安全貢獻力量。
BSC STEMLAB學生獲華懿力行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邀請化身小導師教AI Deepseek
2025 年 4 月 8 日
隨著人工智能(AI)應用日益普及,如何善用AI技術提升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熱門話題。
[媒體報導 堅料網]新西動力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聯合主辦「科技 x 科學學習領域國家安全教育講座」
2025 年 4 月 8 日
適逢2025年4月15日是國家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新西動力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下稱︰沈中」特別於3月24日在沈中校園聯合主辦「國家安全教育講座」,並由屯門區議員謝永恒、謝玉玲、曾慶忠、陳孟宜、林的徽、李超雄、鄭彥鈞及崔景恒共同協辦講座,並得到港鐵公司贊助。
BSC STEMLAB學生獲華懿力行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邀請化身小導師帶擔任AI工作坊導師
2025 年 3 月 27 日
隨著人工智能(AI)應用日益普及,如何善用AI技術提升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熱門話題。
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獲香港浸會大學邀請擔任學士學位課程主題課堂「AI與漁業文化」的嘉賓講師
2025 年 3 月 19 日
[教師專業分享]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很榮幸獲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邀請,參與於2025年3月12日舉行的主題課堂「AI與漁業文化」的嘉賓講師,與眾多師生分享AI結合中華文化的創新應用,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創新學習委員會何嘉琪助理校長及孫芷珊老師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中學校長會邀請於第27屆聯校教師專業發展日擔任分享嘉賓
2025 年 3 月 19 日
[教師專業發展]本校助理校長何嘉琪及孫芷珊老師獲香港佛教聯合會屬中學校長會邀請於第27屆(2024-2025)聯校教師專業發展日擔任講者分享主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驅動跨學習領域的同創共學」。
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獲香港大學邀請擔任教育局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導師分享「有效應用人工智慧科技促進學與教」
2025 年 3 月 19 日
[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助理校長獲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邀請於教育局行事曆CSD020250345資訊科技教育電子領導系列:有效應用人工智慧科技促進學與教 (1) – 人工智慧專業教學實踐擔任課程講者。
創新教育組孫芷珊老師和林詩琦老師獲邀於香港大學電子學習配套計劃:「配合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應用的知識管理電子學習系統」活動中分享科學及英文組團隊推行AI教學課研經驗
2025 年 3 月 11 日
作為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電子學習配套計劃」的先導計劃學校,早前沈中創新教育團隊與香港大學團隊合作,分別在科學及英文科進行了人工智能及互動式電子學習活動的課程研究。
BSC STEMLAB學生於「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紀念印章設計比賽」初中及高中組別勇奪冠亞季軍及六項優異獎
2025 年 3 月 11 日
沈中校本課程「同創共學」近年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課程,讓學生學習新興科技,並以創新方法解決社區問題。早前,同學參與由香港新聞博覽館主辦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舉辦的「香港新聞博覽館紀念印章設計比賽」,並在比賽中大放異彩,從超過三百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冠、亞、季軍及六項優異獎。
BSC STEMLAB學生於第二屆「美好香港印象:AI與香港文化的融合之旅 AI生成繪圖設計比賽」勇奪三項銀獎及七項優異獎
2025 年 3 月 10 日
沈中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課程,使沈中學生學習新興科技解決社區問題。
何嘉琪助理校長、林詩琦老師獲邀於「LTE學與教博覽2024」分享校本生成式 AI 課程「同創共學」的推行經驗
2025 年 3 月 3 日
[教師專業分享]沈中教學團隊的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於「LTE學與教博覽2024」(12月13日) 分享校本生成式 AI 課程「同創共學」的推行經驗。工作坊反應熱烈,座無虛席,活動圓滿結束。
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2025 年 3 月 3 日
[教師專業分享]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沈中BSC STEMLAB同學於2024生成式AI藝術創作大賽《點語成丹青》比賽獲得兩項銅獎及三項優異獎
2025 年 2 月 19 日
沈中BSC STEMLAB派出中一至中三同學參與2024生成式AI藝術創作大賽《點語成丹青》比賽,經過多項審核,其中五位同學從超過一百二十間全港中小學參與及超過一千幅作品中突圍而出,榮獲兩項銅獎及三項優異獎,並於2025年2月17日參與頒獎典禮。
[TOPick] 校園直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運用AI生成技術 製作九龍城寨電影勇奪殊榮
2025 年 1 月 29 日
[媒體報導]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在本學年舉辦第二屆AI生成圖像比賽。在這次比賽中,沈中將AI應用推廣至不同領域,成功結合創意與科技,吸引了來自不同小學的學生參與 。此次比賽旨在讓學生掌握進階的AI生成技術,結合科技、創意與文化,展示香港社區及中華文化的美好。
[媒體報導 香港01] 校長筆記|用專長照亮他人 收穫滿滿的幸福旅程
2025 年 1 月 29 日
不少研究顯示,幸福感越高,對身心健康越有正面影響,然而,最近一份《全球幸福感》研究報告顯示,香港只有15%的人達致身心全面健康,而青少年如何獲得幸福,更是我們教育界近日經常討論的問題,究竟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尋找到幸福,還是自己身在幸福而不知福呢?
沈中獲邀於「2025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舉辦「漁農自然護理署 X 沈中生成式AI的平行時空」畫展
2025 年 1 月 28 日
「2025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於1月3日至5日假旺角花墟公園舉行,由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籌委會、漁農自然護理署、蔬菜統營處和魚類統營處舉辦,集合全港美食及優質漁農產品,以推廣本地的優質漁農美食為目的。
本校創新學習委員會再創佳績!榮獲香港大學電子教學獎雙金獎及人工智能特別獎
2025 年 1 月 21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一向致力推動創新學習與教學效能,積極響應教育局推動的跨學習領域校本課程設計及施政報告中強調的人工智能應用,全面裝備學生掌握 21 世紀必備技能。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學生均能受惠於校本普及教育課程,同時透過拔尖教育培育學生個人發展潛能。
沈中生成式AI教學示列書籍成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系教材
2025 年 1 月 20 日
[媒體報導及刊物]沈中教學團隊聯同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合作編寫跨學科教材「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分享如何於教學中應用生成式AI技術,推動跨學科學習。
STEAM社會服務-耆青留影─樂齡歲月A.I.婚紗攝影成果展
2025 年 1 月 19 日
創新學習委員會與BSC Studio、Bsc Community及屯門青協合作,耆青留影─樂齡歲月A.I.婚紗攝影活動於19/1 完滿結束。「耆青留影-樂齡歲月A.I.婚紗攝影」活動旨在透過婚紗攝影,讓長者重溫與伴侶的美好時光,強化他們的情感連結,並透過A.I.生成式圖像工具技術,實現想像的婚紗照片,將這份愛以科技延續實現。
BSC STEAM社會服務-耆青留影─樂齡歲月A.I.婚紗攝影活動回顧
2025 年 1 月 19 日
由創新學習委員會聯同BSC Studio、BSC Community及屯門青協合作的「耆青留影─樂齡歲月A.I.婚紗攝影」活動,歷時一年,於1月19日圓滿結束。活動旨在透過婚紗攝影與A.I.技術,幫助長者伴侶重溫愛情故事,並實現他們對理想婚紗照的憧憬。
沈中英文科生成式AI教材及學習成果成教育局行事曆課程及中大教育學系教材
2025 年 1 月 17 日
早前,沈中英文科孫芷珊老師獲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邀請,分享沈中如何透過新興科技推動創新英語教學,包括於英語教學中應用「生成式AI技術」,設計學習活動及製作教材,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效能,以用作教育局行事曆課程的教材。
[媒體報導 學好啲]學校現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 跨學科學習全面發展英文應用能力
2025 年 1 月 16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在英語教學方面強調透過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讓學生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亦透過英文科、體藝科、科學科及STEAM 等學科的教學內容自然連繫,發展成跨學科學習,提供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機會,全面發展英文讀、寫、聽、說四項基本能力。
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擔任講者
2025 年 1 月 15 日
[教師專業發展]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媒體報導 香港01]佛沈中學第二屆AI咒語繪畫師比賽完滿結束 37校參加交逾400作品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教育界對生成式AI的應用亦愈來愈重視。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與其他機構主辦的「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已經踏入第二屆,並於去年11月30日舉行成果展暨頒獎禮,超過300人出席,見證參賽者以AI技術創新應用的成果。
[媒體報導 HK STEM News]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 用AI二創生成 學生都變奇幻繪畫大師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二創可以為原作帶嚟更多嘅想像空間。早兩年喺 AI 生成教育發展走在先鋒位置嘅「#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已經搞咗唔少面向小學生嘅工作坊,早前就更進一步跳出文字框框,進階為圖像生成圖像,畀小朋友為特定一張相片二創成另一幅充滿創意嘅新畫作。
學界第一段生成式AI二次創作電影預告
2025 年 1 月 14 日
學界第一段生成式AI二次創作電影預告
何嘉琪助理校長獲邀於LTE學與教博覽「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頒獎禮」中擔任分享嘉賓
2025 年 1 月 8 日
[教師專業分享]創新學習委員會何嘉琪助理校長獲邀參與LTE學與教博覽「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頒獎禮」擔任分享嘉賓,向得獎者分享了主題「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獲獎作品的啟示和技巧」。
沈中創新教育團隊為區議員舉辦「AI生成式體驗日」及分享學校於STEM社會服務的成果
2025 年 1 月 3 日
[STEM活動] 早前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邀請了區議員蒞臨「AI生成技術體驗日」,親身感受人工智能生成技術的魅力。本次活動旨在促進社區對AI技術的了解,並提供互動體驗的機會。
創新學習委員會何嘉琪助理校長及科學組林詩琦老師獲邀於多達1000名老師校長參與之大埔區小學暨幼稚園聯校教師發展日擔任講者
2024 年 12 月 19 日
感謝大埔區小學校長會主席張校長及陳校長的邀請,讓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能夠第二年再次參與活動,並有幸分享沈中在2023/24學年上學期已率先推展的「同創共學的生成式AI課程發展」,這與本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及的智力發展科學科於AI應用方向不謀而合,讓我們的課程先行一步,為學生探索AI的潛能鋪路。
沈中成為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電子學習配套計劃」先導計劃學校,創新教育團隊科學及英文組團隊進行AI教學課研
2024 年 12 月 19 日
沈中創新教育團隊在過去一星期,分別在 #科學和英文科 與 #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團隊 為「電子學習配套計劃」進行 #AI及互動式電子學習活動 應用進行課程研究。
第二屆同創共學– AI咒語繪畫師比賽工作坊花絮影片
2024 年 12 月 17 日
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圖畫師比賽,一共 #396名大學、小學生、家長及老師參與,由原本 #兩場工作坊加至六場,感謝各主辦、合辦及贊助單位支持,一齊睇睇工作坊精彩花絮影片,有 #AI生成 的卡通版嘅沈中導師、 崔景恒 議員、 蕭欣浩 博士、仲有一眾 屯門警區 心繫屯門 的督察和警長們, 最後仲有展示沈中學生利用 #生成式AI製作,以校本課程中跨中文、英文科合作的 #利用生成式AI說好香港的故事「香港的AI生成平行時空」作品。
何嘉琪助理校長與創新教育團隊獲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邀請於學與教博覽進行AI於學與教應用分享
2024 年 12 月 11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很榮幸獲邀參與2024年12月11日至1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LTE學與教博覽」,並於AI教育應用研討會中分享本校在校本AI課程發展方面的成果與經驗。
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ASAP)」成果展暨頒獎禮
2024 年 12 月 7 日
比賽最終收集超過400份AI生成圖像作品,當中包括37間小學共225位小學師生的參與。再次恭賀一眾的參賽者憑藉在比賽中傑出的表現,獲得不同獎項殊榮。
何嘉琪助理校長為香港大學明德出版社出版的學界首本生成式AI圖像教科書擔任作者
2024 年 12 月 4 日
[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助理校長為香港大學明德出版社出版的學界首本生成式AI圖像教科書擔任作者
創新學習委員會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獲邀於創新科技嘉年華擔任講者,工作坊順利完成、反應熱烈
2024 年 11 月 18 日
何嘉琪助理校長和林詩琦老師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教育局的邀請,將擔任「創新科技嘉年華」客席講者。該活動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主辦,並將於2024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本年度嘉年華主題為「科技引路 創新啟航」,將提供一系列與創新科技相關的互動和教育活動。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獲聖公會蔡功譜中學邀請擔任教師發展日講者,分享校本跨學習領域生成式AI(科技x科學xAI電視台)課程發展經驗
2024 年 11 月 11 日
[教師專業分享]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獲聖公會蔡功譜中學邀請擔任教師發展日講者,分享校本跨學習領域生成式AI(科技x科學xAI電視台)課程發展經驗
[學好啲]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走在科技尖端 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 以科技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及寫作能力
2024 年 11 月 7 日
[媒體報導]在當前這個AI技術日益普及的時代,學習AI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極具重要性。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走在科技尖端,特別聯同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隆重舉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橙新聞]「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開放報名 了解AI為孩子打開視野
2024 年 11 月 7 日
[媒體報導]【橙訊】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2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是次比賽專門為小五至小六學生而設,讓學生有機會結合中文書寫、英語學習,利用AI咒語(Prompts)生成圖像,回應AI科技發展,融入生活,帶來正面影響。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寫作能力
2024 年 11 月 7 日
[媒體報導]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在各領域應用日益廣泛,當中包括利用AI咒語(Prompts)生成圖像。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香港01》旗下「01教育」為支持機構的「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為小五至小六學生提供了一個跨領域學習平台,鼓勵學生運用他們的中文書寫知識,結合AI咒語生成圖像技術,從而展示他們對AI科技發展的見解與創意,並鞏固其中文能力。
何嘉琪助理校長、林詩琦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LTE學與教博覽」AI教育應用研討會中分享沈中校本AI課程發展
2024 年 10 月 21 日
何嘉琪助理校長、林詩琦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LTE學與教博覽」AI教育應用研討會中分享沈中校本AI課程發展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獲邀於創新科技嘉年華擔任講者 (工作坊反應熱烈,名額已爆滿)
2024 年 10 月 21 日
何嘉琪助理校長和林詩琦老師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教育局的邀請,將擔任「創新科技嘉年華」客席講者。該活動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主辦,並將於2024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本年度嘉年華主題為「科技引路 創新啟航」,將提供一系列與創新科技相關的互動和教育活動。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2024 年 10 月 20 日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he Second Learning for Good (LG) – AI Prompt Spellcaster AI Artist (APSA)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受邀出席 香港電台「新人類、大世界 STEM總動員」 節目,分享沈中獲獎生成式 AI 課程 「同創共學」創新成果
2024 年 10 月 17 日
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受邀出席 香港電台「新人類、大世界 STEM總動員」 節目,分享沈中獲獎生成式 AI 課程 「同創共學」創新成果
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2024 年 10 月 17 日
[喜訊]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沈中 x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HKSEA)合辦「生成式AI及新興科技應用於跨學科STEAM學習活動設計分享 及校園導賞」活動
2024 年 10 月 9 日
[教師專業分享]本校教師團隊一直秉持開放專業的態度,以創新科技教育為發展方向,致力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日前有幸獲香港美術教育協會(HKSEA)邀請,合辦「STEAM教育創作實驗推廣計劃------生成式AI及新興科技應用於跨學科STEAM學習活動設計分享」活動。
沈中科學組BSC ECOLABx香港漁民青年會合作AI漁業節目及明信片及漁亮相國慶75周年漁農美食墟
2024 年 10 月 8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AI項目亮相國慶75週年美食展,師生與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霍啟剛先生、中聯辦新界工作部李薊貽部長、中國海洋大學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李衛東博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執行會長陳博智先生、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朱振華博士及多位重量級嘉賓對談交流。
中秋節快樂:以科技之光,照亮傳統之美
2024 年 9 月 16 日
在今年的中秋佳節,沈中2C班的劉沛希同學運用「同創共學」課程所學,運用AI生成圖像技術,創作出一幅融合中國傳統之美與科技創新的賀圖。透過這項AI藝術創作,我們不僅成功傳承了文化的精髓,更賦予了它全新的生命與視野,衷心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月圓人圓!
何嘉琪、孫芷珊及高樂詩老師獲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邀請拍攝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設計跨科學習活動策略教學影片
2024 年 7 月 22 日
本課程旨在裝備學生與AI有效溝通的能力,將其轉化為個人學習助手,從而促進自主學習並掌握自動化任務,為未來的技術變革做好準備。 透過這些互動,學生將裝備未來技能,運用新興技術面對人工智能科技所帶來的衝擊。
[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老師獲邀於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論壇「趨勢與前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應用」擔任嘉賓
2024 年 7 月 9 日
本校的教師團隊秉持著開放且專業的態度,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我們努力在校內建立一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適當的培訓,以擴展他們的教學思維並優化教學方法。此外,我們的教師也受到各種機構和組織的邀請,分享在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經驗,以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擴大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沈中科技與科學組團隊獲邀參與生產力局「創科遊學 玩轉暑假2024」展示科技x科學x英文科STEAM學習成果
2024 年 7 月 9 日
本次展覽活動一連兩天於生產力大樓舉行,旨在供教育界及公眾人士親臨體驗最新的創科教育方案,全方位推動人才培育及智慧校園發展,喚起公眾對科技的關注和興趣。
何嘉琪及林詩琦老師獲邀於道教青松小學STEAM DAY 生成式AI工作坊擔任導師
2024 年 7 月 3 日
何嘉琪及林詩琦老師獲邀於道教青松小學STEAM DAY 生成式AI工作坊擔任導師,教授一眾小學學生如何利用AI生成式技術生成圖像。本次工作坊內容更基於本校校本課程「同創共學」教學內容,旨在讓小學學生盡早體驗AI生成式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面對未來AI科技轉變提前做好準備。
何嘉琪老師獲教育局邀請於「校本資優教育: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課堂內外培育資優學生的創意思維(中學)(新辦)」擔任嘉賓講者
2024 年 7 月 3 日
本校教師團隊秉持開放專業的態度,以電子學習及STEAM為發展方向,致力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適切的培訓,拓展教學新思維,優化教學新方法。此外,教師亦獲得不同的機構單位邀請,將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及STEAM經驗分享,以支援學界的同工,從而擴闊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及黃松安老師聯同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獲邀於「學與教博覽2023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擔任講者
2024 年 5 月 30 日
本校教師團隊秉持開放專業的態度,以電子學習及STEAM為發展方向,致力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適切的培訓,拓展教學新思維,優化教學新方法。此外,教師亦獲得不同的機構單位邀請,將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及STEAM經驗分享,以支援學界的同工,從而擴闊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老師獲教育局邀請於「校本資優教育: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課堂內外培育資優學生的創意思維(中學)(新辦)」擔任嘉賓講者
2024 年 5 月 29 日
本校教師團隊秉持開放專業的態度,以電子學習及STEAM為發展方向,致力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適切的培訓,拓展教學新思維,優化教學新方法。此外,教師亦獲得不同的機構單位邀請,將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及STEAM經驗分享,以支援學界的同工,從而擴闊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老師獲邀於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論壇「趨勢與前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應用」擔任嘉賓
2024 年 5 月 28 日
何嘉琪老師獲邀於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論壇「趨勢與前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應用」擔任嘉賓,主題為「AI教育應用:中學教師論壇」,當日將與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副主席及一眾教師一同分享生成式AI技術如何於中學課程中應用。
何嘉琪及林詩琦老師獲邀於「保良局STEAM教師專業發展社群」擔任主講嘉賓
2024 年 5 月 21 日
沈中教師團隊以開放和專業的態度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努力在校內建立一個學習型社群,為教師提供適當的培訓,以擴展他們的教學思維和優化教學方法。此外,本校教師也受到多個機構和組織的邀請,分享在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經驗,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擴大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學生參與「慶祝2024年佛誕系列活動:WhatsApp Sticker設計比賽」奪得冠軍、季軍及優異獎
2024 年 5 月 8 日
本次比賽主題為素食減碳富慈悲,環保護生有辦法,比賽旨在傳遞佛陀誕生的喜悅及祝福,以及提升大眾對佛教、教主佛陀、素食及環保的認識,並以佛陀的智慧與光明,指引大眾保護環境和愛護眾生。 得獎學生獲發獎狀及書券。大會亦已將得獎作品製成WhatsApp Sticker,供各位下載使用。
沈中AI電視台BSC Culture及學生AI主播勇奪「第二屆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新銳組優秀獎並出席頒獎典禮
2024 年 5 月 6 日
沈中設立學界第一個AI電視台頻道BSC CULTURE,利用AI生成技術製作虛擬主播和背景並配以學生擔任AI主播為節目配音,深入中華文化,製作系列節目「港AI.港文化」並參與比賽,最終奪得二十名新銳組優秀獎之一,並於五月四日出席比賽頒獎典禮。
沈中AI頻道「港AI.港文化」港歷史中文台第二集 靜默的護藥者:城隅中的哲思
2024 年 5 月 3 日
透過彭先生的堅持與創新,華強中西藥行不僅成為了社區的健康守護者,也成為一個文化的傳承者。每一次走進藥行,都像是穿越時空的體驗,從濃厚的中藥香氣到現代藥品的整齊排列,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歷史和現代的交織氣息。
AI生成圖像慶佛誕
2024 年 5 月 2 日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迅速發展,近來串流媒體平台Netflix 更開始招用能夠掌握stable diffusion技術的人才,市面中正在嘗試將尖端技術應用於動漫、動畫和遊戲製作上。而沈中創新校本課程則教授學生這項技術,以前瞻性視野及課程內容,裝備學生,面對未來新趨勢。
學生於「美好香港印象:AI與香港文化的融合之旅 AI生成繪圖設計比賽」奪得金獎銀獎及優異獎項並出席頒獎典禮
2024 年 4 月 29 日
學生已出席於四月二十七日舉行的比賽頒獎典禮。
何嘉琪老師及區淑媛同學獲邀於香港電台節目「凝聚香港」分享沈中學界首個生成式AI電視台BSC Culture發展心得
2024 年 4 月 24 日
BSC Culture 利用AI生成技術製作虛擬主播和背景並配以學生擔任AI主播為節目配音,讓學生獲得了AI技術和資訊素養方面的知識,激勵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此外,當中更介紹了沈中校本課程同創共學科教授學生利用新興科技解決社會問題,鼓勵創新思維,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沈中AI電視台BSC Culture及學生AI主播勇奪「第二屆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新銳組優秀獎
2024 年 4 月 22 日
沈中設立學界第一個AI電視台頻道BSC CULTURE,利用AI生成技術製作虛擬主播和背景並配以學生擔任AI主播為節目配音,深入中華文化,製作系列節目「港AI.港文化」並參與比賽,於比賽中奪得新銳組優秀獎。
沈中AI頻道「港AI港科技」-AI主播嚴凱詠介紹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 打開科技世界之門
2024 年 4 月 19 日
透過「港AI·港文化」的開創性節目,沈中致力於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及欣賞。我們堅信,這一系列節目將成為學生了解香港、提升自我以及開拓未來的重要一步。
立法會何俊賢議員、屯門區議員崔景恒、及蔡承憲議員到訪瞭解沈中STEAM校本生成式AI發展並商討開展合作社區服務計劃
2024 年 4 月 18 日
BSC STEMLAB還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培養正面的價值觀與態度,讓學生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並付諸行動解決問題,勇敢面對成長中的種種挑戰
學生於「美好香港印象:AI與香港文化的融合之旅 AI生成繪圖設計比賽」奪得金獎銀獎及優異獎項
2024 年 4 月 17 日
沈中校本課程「同創共學」本年度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課程,使沈中學生學習新興科技解決社區問題。初中同學早前參與由香港教育裝備協會及香港教育大學校友會主辦之「美好香港印象:AI與香港文化的融合之旅 AI生成繪圖設計比賽」
何嘉琪老師擔任「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推出的初中生成式AI教科書系列作者
2024 年 4 月 11 日
當中包括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與 Python》內容,滿足教育局最新人工智能課程框架要求,更包含已優化的高中課本配套,提供「模擬試卷」學生版及「選擇題作業」供學生選用。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到訪指導及瞭解沈中STEAM及英文科的校本生成式AI課程
2024 年 4 月 8 日
我們相信,透過持續的專業發展和知識分享,能夠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思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具挑戰性的學習體驗。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並與其他學校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充滿創造力和學習機會的教育環境。
沈中AI頻道「港AI.港文化」利用深度學習生成的AI馮校長-多國語言版本「校長的話」
2024 年 3 月 27 日
此計劃已獲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漁民青年會等多個單位的支持,一同策劃多個不同主題的節目,例如「港AI.港漁業」及「港AI·港文化」等,通過AI科技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學界首創AI電視台頻道「BSC Culture」啟播
2024 年 3 月 27 日
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帶領,結合創新與全人教育發展學生潛能。學校推出「港AI.港文化」節目,利用AI技術深入中華文化,並結合STEAM教育。學生透過「同創共學-Learning for Good」課程掌握AI技術,協作製作節目,與文化機構等合作,透過創新方案豐富觀眾對本地文化的理解。
沈中 x 漁民青年協會 AI頻道「港AI.港文化」港漁業中文台第一集
2024 年 3 月 27 日
透過「港AI·港文化」的開創性節目,沈中致力於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及欣賞。我們堅信,這一系列節目將成為學生了解香港、提升自我以及開拓未來的重要一步。
沈中 x 漁民青年協會 AI頻道「港AI.港文化」港漁業英文台第一集
2024 年 3 月 27 日
透過「港AI·港文化」的開創性節目,沈中致力於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及欣賞。我們堅信,這一系列節目將成為學生了解香港、提升自我以及開拓未來的重要一步。
沈中團隊與大學、漁青及屯門少年警訊共同撰寫學界首本生成式AI跨學科示例書籍,發布會近200名中小學校長及老師出席
2024 年 3 月 25 日
創建了由學生AI小主播主持的BSC Culture電視台頻道,這是學界首個以生成式AI為特色的電視台,沈中科技及中英文科團隊更獲邀香港中文大學一同拍攝AI 教學示例影片。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及張定邦老師獲星島日報邀請分享沈中校本課程AI媒體資訊素養發展心得
2024 年 3 月 20 日
訪問中闡明了「媒體資訊素養」詞彙的意義,並分享了培養學生媒體資訊素養能力的特定教學方法。討論中也提到了具備媒體資訊素養對學生的正面影響,以及學校如何進行相應的學習評估。
何嘉琪老師聯同浸會大學中文系獲奧海城邀請擔任「童賀新歲」AI工作坊導師
2024 年 3 月 19 日
本校教師也受到多個機構和組織的邀請,分享在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經驗,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擴大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沈中教學團隊聯同AiTLE、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撰寫學界首本生成式AI教學示例書藉
2024 年 3 月 14 日
沈中教學團隊聯同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合作編寫跨學科教材「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
何嘉琪及林詩琦老師為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課程擔任客席講師
2024 年 3 月 7 日
透過專業發展和知識分享,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促進教育領域的發展,更提升教學能力,為學生創造豐富學習體驗。致力於與其他學校合作,打造創造性和學習機會充盈的教育環境。
[AI生成圖像賀新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全體同仁 祝大家人日(年初七)快樂!
2024 年 2 月 16 日
為了讓學生們裝備21世紀必要的技能,迎接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同時享受AI技術的無限樂趣
何嘉琪老師聯同浸會大學中文系於奧海城「童賀新歲」AI工作坊擔任導師獲am730報導
2024 年 2 月 5 日
透過教授一眾小朋友利用人工智能「AI圖像生成」 平台創作畫作,認識中國傳統賀年習俗及文化,並學習撰寫Prompt與AI溝通
何嘉琪、孫芷珊及高樂詩老師獲中文大學邀請拍攝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設計跨科學習活動策略教學影片
2024 年 1 月 31 日
從科技層面上學習人工智能的基礎原理及應用、從語文科上學習如何寫一段對AI的提示(Prompt),讓學生從學習活動當中領略到新興科技與文化及跨領域學習互相依賴的性質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黃松安及張定邦老師獲星島日報邀請分享沈中AI媒體資訊素養校本課程發展心得
2024 年 1 月 29 日
訪問中闡明了「媒體資訊素養」詞彙的意義,並分享了培養學生媒體資訊素養能力的特定教學方法。討論中也提到了具備媒體資訊素養對學生的正面影響,以及學校如何進行相應的學習評估
何嘉琪老師聯同浸會大學中文系獲奧海城邀請擔任「童賀新歲」AI工作坊導師
2024 年 1 月 8 日
分享在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經驗,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擴大學習型社群,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沈中教學團隊獲香港01訪問分享校本AI 圖像生成課程發展成果
2024 年 1 月 5 日
沈中教學團隊及一班BSC STEMLAB新成員AI Artist 接受香港01訪問,分享由學界首個獲外國AI圖像生成平台贊助及技術支援的跨學科(中文、英文及STEAM)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到大學、中學及小學合作舉辦比賽成為一項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合作學習項目的規劃及設計理念。
何嘉琪和黃松安老師獲邀於「LTE學與教博覽」AI教育應用研討會中分享沈中校本AI課程發展
2023 年 12 月 16 日
團隊期待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他們的未來開啟更多可能性
沈中教學團隊獲香港01訪問分享校本AI 圖像生成課程發展成果
2023 年 11 月 30 日
分享由學界首個獲外國AI圖像生成平台贊助及技術支援的跨學科(中文、英文及STEAM)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到大學、中學及小學合作
沈中「同創共學校AI圖像生成課程」榮膺香港中文大學及教育局資優教育項目一部分
2023 年 11 月 27 日
我們的教師隊伍也經常受到其他機構的邀請,分享我們在電子學習和STEAM領域的經驗,以支持教育界同仁,共同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擴大我們的學習型社群
沈中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導
2023 年 11 月 15 日
沈中聯同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及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共同主辦「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STEM新聞資訊站報道。本次比賽旨在讓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瞭解並運用AI科技的創新應用,為他們未來的技能發展提供裝備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及孫芷珊老師獲邀於香港電台節目分享跨學科課程發展經驗
2023 年 11 月 13 日
分享沈中STEAM教育中A(AI) +E(English)由校本課程到聯課活動BSC STEMLAB拔尖教育的學習活動策劃經驗分享
沈中舉辦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道
2023 年 11 月 8 日
沈中舉辦「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獲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報道
沈中聯同馮李佩瑤小學獲「香港教育城學與教博覽」邀請分享
2023 年 11 月 1 日
透過與其他學校和教師的合作,互相學習,分享最佳實踐,並共同追求教育領域的創新
「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四場工作坊共235人參加創佳績
2023 年 10 月 30 日
共有160位來自區內的小學師生和家長參與,四場工作坊總計有235人參加。我們很榮幸有兩所大學參與了我們的小導師培訓
AI生成圖像同賀中秋
2023 年 9 月 29 日
讓我們在享受傳統節日的同時,欣賞科技帶來的無窮可能!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月圓人團圓!
第一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
2023 年 9 月 20 日
透過這次比賽,我們希望讓學生體驗 AI咒語的創新應用,裝備他們未來的技能
BSC STEMLAB AI電視台聯合何俊賢議員製作漁農業國家安全影片,助力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2025 年 4 月 14 日
適逢2025年4月15日為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BSC STEMLAB與何俊賢議員及香港漁民青年會合作製作了一套關於國家安全與漁農業的影片。這部影片旨在提升國安教育的多元性和可吸收性,為國家安全貢獻力量。
BSC STEMLAB學生獲華懿力行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邀請化身小導師教AI Deepseek
2025 年 4 月 8 日
隨著人工智能(AI)應用日益普及,如何善用AI技術提升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熱門話題。
[媒體報導 堅料網]新西動力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聯合主辦「科技 x 科學學習領域國家安全教育講座」
2025 年 4 月 8 日
適逢2025年4月15日是國家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新西動力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下稱︰沈中」特別於3月24日在沈中校園聯合主辦「國家安全教育講座」,並由屯門區議員謝永恒、謝玉玲、曾慶忠、陳孟宜、林的徽、李超雄、鄭彥鈞及崔景恒共同協辦講座,並得到港鐵公司贊助。
BSC STEMLAB學生獲華懿力行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邀請化身小導師帶擔任AI工作坊導師
2025 年 3 月 27 日
隨著人工智能(AI)應用日益普及,如何善用AI技術提升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熱門話題。
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獲香港浸會大學邀請擔任學士學位課程主題課堂「AI與漁業文化」的嘉賓講師
2025 年 3 月 19 日
[教師專業分享]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及林詩琦老師很榮幸獲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邀請,參與於2025年3月12日舉行的主題課堂「AI與漁業文化」的嘉賓講師,與眾多師生分享AI結合中華文化的創新應用,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創新學習委員會何嘉琪助理校長及孫芷珊老師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中學校長會邀請於第27屆聯校教師專業發展日擔任分享嘉賓
2025 年 3 月 19 日
[教師專業發展]本校助理校長何嘉琪及孫芷珊老師獲香港佛教聯合會屬中學校長會邀請於第27屆(2024-2025)聯校教師專業發展日擔任講者分享主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驅動跨學習領域的同創共學」。
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獲香港大學邀請擔任教育局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導師分享「有效應用人工智慧科技促進學與教」
2025 年 3 月 19 日
[教師專業發展] 何嘉琪助理校長獲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邀請於教育局行事曆CSD020250345資訊科技教育電子領導系列:有效應用人工智慧科技促進學與教 (1) – 人工智慧專業教學實踐擔任課程講者。
創新教育組孫芷珊老師和林詩琦老師獲邀於香港大學電子學習配套計劃:「配合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應用的知識管理電子學習系統」活動中分享科學及英文組團隊推行AI教學課研經驗
2025 年 3 月 11 日
作為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電子學習配套計劃」的先導計劃學校,早前沈中創新教育團隊與香港大學團隊合作,分別在科學及英文科進行了人工智能及互動式電子學習活動的課程研究。
BSC STEMLAB學生於「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紀念印章設計比賽」初中及高中組別勇奪冠亞季軍及六項優異獎
2025 年 3 月 11 日
沈中校本課程「同創共學」近年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課程,讓學生學習新興科技,並以創新方法解決社區問題。早前,同學參與由香港新聞博覽館主辦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舉辦的「香港新聞博覽館紀念印章設計比賽」,並在比賽中大放異彩,從超過三百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冠、亞、季軍及六項優異獎。
BSC STEMLAB學生於第二屆「美好香港印象:AI與香港文化的融合之旅 AI生成繪圖設計比賽」勇奪三項銀獎及七項優異獎
2025 年 3 月 10 日
沈中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課程,使沈中學生學習新興科技解決社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