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By 0Published On: 2025 年 2 月 18 日0Last Updated: 2025 年 2 月 18 日0Categories: 媒體報導0Total Views: 8300Daily Views: 000.1 min read0Tags: , , 012 words0

[TOPick新聞]學校動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推行生死教育 透過遊戲讓學生正向思考珍惜生命

[TOPick新聞]學校動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推行生死教育 透過遊戲讓學生正向思考珍惜生命

發佈日期 : 2025 年 2 月 18 日

[TOPick新聞]學校動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推行生死教育 透過遊戲讓學生正向思考珍惜生命[媒體報導]【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屯門區中學/生死教育】近年,生死教育及精神健康備受學界重視,有學校以中華文化及佛化教育角度為學生設計多元體驗活動,讓學生寓學於樂。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每年均會就不同主題舉辦中國文化周,本年的主題正是「生存死活」。

為了令學生從正面角度思考生死,瞭解文化,培養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正面價值觀。學校老師以生死為主題,為學生設計跨學科的遊藝園活動,例如佛化科玩「空」心球、中國歷史科玩皇帝謚號、科學科玩植物標本等等,學生可通過遊玩攤位和完成任務賺取銅錢,再換取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獎品,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動力。除此之外,學校也為各級設計不同的文化體驗活動,包括篆刻、揮春、生死體驗館、《聊齋‧畫皮》的漫畫和電子小說遊戲,令學生得以從體驗中學習中華文化知識。

整整一個星期的文化周,學校亦連結了不少專業團體和專家參與,使學生學有所長。例如舉辦了多場專題講座,包括邀請法醫人類學家分享真實的法證故事,邀請華永會的專業殯葬師分享殯葬知識,邀請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舉辦作家工作坊等等,為同學們介紹有關生死的文化,拓展他們對生命的認識。除此之外,學校的BSC Studio及BSC Community亦發揮「明智顯悲」的辦學精神,展出由校內老師所拍攝關於腦退化病人的藝術照片,並邀請區內長者到校參與文化周活動,鼓勵學生關懷社會,自利利他。

籌辦這次中國文化周的中文科科主任郭紹洋老師認為,無論是儒家的情,還是道家的理,生死這個主題在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中隨處可見,這星期的文化周活動正好能配合中文科的價值觀和校本的佛化價值教育,要感謝各科組老師的協助,為學生創造了難忘的學習經歷。

新聞鏈接: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900388
新聞來源:TOPick新聞
著作權歸TOPick新聞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TOPick新聞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TOPick新聞]學校動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推行生死教育 透過遊戲讓學生正向思考珍惜生命[媒體報導]【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屯門區中學/生死教育】近年,生死教育及精神健康備受學界重視,有學校以中華文化及佛化教育角度為學生設計多元體驗活動,讓學生寓學於樂。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每年均會就不同主題舉辦中國文化周,本年的主題正是「生存死活」。

為了令學生從正面角度思考生死,瞭解文化,培養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正面價值觀。學校老師以生死為主題,為學生設計跨學科的遊藝園活動,例如佛化科玩「空」心球、中國歷史科玩皇帝謚號、科學科玩植物標本等等,學生可通過遊玩攤位和完成任務賺取銅錢,再換取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獎品,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動力。除此之外,學校也為各級設計不同的文化體驗活動,包括篆刻、揮春、生死體驗館、《聊齋‧畫皮》的漫畫和電子小說遊戲,令學生得以從體驗中學習中華文化知識。

整整一個星期的文化周,學校亦連結了不少專業團體和專家參與,使學生學有所長。例如舉辦了多場專題講座,包括邀請法醫人類學家分享真實的法證故事,邀請華永會的專業殯葬師分享殯葬知識,邀請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舉辦作家工作坊等等,為同學們介紹有關生死的文化,拓展他們對生命的認識。除此之外,學校的BSC Studio及BSC Community亦發揮「明智顯悲」的辦學精神,展出由校內老師所拍攝關於腦退化病人的藝術照片,並邀請區內長者到校參與文化周活動,鼓勵學生關懷社會,自利利他。

籌辦這次中國文化周的中文科科主任郭紹洋老師認為,無論是儒家的情,還是道家的理,生死這個主題在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中隨處可見,這星期的文化周活動正好能配合中文科的價值觀和校本的佛化價值教育,要感謝各科組老師的協助,為學生創造了難忘的學習經歷。

新聞鏈接: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900388
新聞來源:TOPick新聞
著作權歸TOPick新聞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TOPick新聞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一入學申請
升中體驗
  • [媒體報導 大公文匯]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重點策略 《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推出

    [媒體報導 大公文匯]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重點策略 《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推出

     2025 年 7 月 30 日

    大公文匯網報道,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2025 年 7 月 30 日

    大公文匯網報道,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 [媒體報導 文匯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媒體報導 文匯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2025 年 7 月 30 日

    【文匯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2025 年 7 月 30 日

    【文匯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 [媒體報導 香港財經時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媒體報導 香港財經時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2025 年 7 月 30 日

    【香港財經時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2025 年 7 月 30 日

    【香港財經時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中六畢業生獲韓國延世大學取錄 赴韓追夢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中六畢業生獲韓國延世大學取錄 赴韓追夢

     2025 年 7 月 14 日

    [媒體報導]除了符卓楠,今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另一名中六畢業生李頌怡亦成功考入韓國延世大學,主修媒體創作。

     2025 年 7 月 14 日

    [媒體報導]除了符卓楠,今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另一名中六畢業生李頌怡亦成功考入韓國延世大學,主修媒體創作。
  •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新來港考生憑數理才能 獲科大理學直接錄取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新來港考生憑數理才能 獲科大理學直接錄取

     2025 年 7 月 14 日

    [媒體報導]中學文憑試 2025(DSE 2025)將於本周三(16日)放榜,來自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中六學生符卓楠經「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獲香港科技大學錄取,將於新學年修讀理學(B組)課程,並獲港幣5萬元獎學金。

     2025 年 7 月 14 日

    [媒體報導]中學文憑試 2025(DSE 2025)將於本周三(16日)放榜,來自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中六學生符卓楠經「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獲香港科技大學錄取,將於新學年修讀理學(B組)課程,並獲港幣5萬元獎學金。
  • [香港學校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打破傳統 以科技塑造學習新體驗

    [香港學校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打破傳統 以科技塑造學習新體驗

     2025 年 6 月 25 日

    [媒體報導]走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下稱「學校」),你會發現四周洋溢創意與活力氣息,這裡的課堂早已跳出傳統框架,取而代之是AI融合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啟多元嶄新的學習體驗。

     2025 年 6 月 25 日

    [媒體報導]走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下稱「學校」),你會發現四周洋溢創意與活力氣息,這裡的課堂早已跳出傳統框架,取而代之是AI融合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啟多元嶄新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