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By 0Published On: 2025 年 6 月 25 日0Last Updated: 2025 年 6 月 25 日0Categories: 媒體報導0Total Views: 2090Daily Views: 200.2 min read0Tags: , , 032 words0

[香港學校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打破傳統 以科技塑造學習新體驗

[香港學校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打破傳統 以科技塑造學習新體驗

發佈日期 : 2025 年 6 月 25 日
[媒體報導]走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下稱「學校」),你會發現四周洋溢創意與活力氣息,這裡的課堂早已跳出傳統框架,取而代之是AI融合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啟多元嶄新的學習體驗。

科技激發語言創意

學習英語對許多學生來說是一大挑戰,學校特別營造沉浸式語言環境,讓學生在主題情境中學習語言,透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索。學校設立AI電視台,從主題構思、撰寫旁白到英文配音由學生一手包辦,最後透過AI生成虛擬主播形象,將節目呈現給全校師生。這不僅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更幫助他們克服說英語的心理障礙。校長馮順寧笑言:「學生不用面對鏡頭,自然放膽開口。很多本來害羞的孩子,也會主動爭取成為AI主播的配音員。」

英文咒語的魔法課堂

此外,學生需學習撰寫AI咒語(Prompt)生成圖像,透過準確描述畫面內容,訓練他們靈活運用詞彙與形容詞。校長形容學生進步神速:「為了生成心目中的圖像,學生會主動搜尋新詞彙,反覆修改句子,英語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大幅提升。」

跨學科的多元英語學習

學校亦積極推動英語融入跨學科學習,例如,老師會在英語課教授英文詩集,讓學生透過朗誦體會語言韻律之美;上音樂課時,學生會以英文介紹樂器或學習歌劇選段;在家政課中學習撰寫英文食譜,將語言應用延伸至生活層面。「Language Art」課程則涵蓋英語戲劇、歌曲與詩詞創作,讓學生在創作與表演中深入體驗語言的魅力。

學校還推行英語大使計劃,選拔熱愛英語的學生接受專業培訓,擔任校內活動領袖,主持電影欣賞和閱讀分享等,甚至走進屯門區小學帶領英語工作坊。馮校長強調:「助人自助,當學生教導他人時,他們的英語能力與自信心也會同步增長。」

STEAM學習 科技與創意的結合

在這裡,STEAM教學是一場科技與創意的深度結合。學校以「同創共學」校本創新課程為基石,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他們於科學堂上利用AI技術監測植物生長,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也會以AI創作以佛學故事為題材的電子繪本,將傳統文化以嶄新形式呈現。學校更與香港大學合作,引入AI作文評估平台,根據DSE評分標準提供即時反饋,有效提升學生的他們寫作技巧與邏輯思維,同時減輕教師批改負擔。

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學校的STEAM教學成果斐然,學生在大小比賽中屢獲殊榮。今年,學生更遠赴歐洲參加「英國教育科技博覽會」(Bett Show),用流利的英語向全球參展者展示自家研發的健康檢測應用程式,贏得了高度讚譽。校內STEAM教學團隊亦實力雄厚,部分教師更於香港大學及教育局資優課程任教,將大學AI知識轉化為中學教材。馮校長自豪地說:「我們的中三學生已能獨立製作AI動畫與繪本,這在同齡學生中實屬罕見。」

傳統與創新的和諧共舞

在追求創新的同時,學校也注重文化的傳承,教導學生以AI與VR技術重現舊日香港街景,製作本地漁業保育短片;甚至親手製作迷你花牌,再以AR展示其製作過程。然而,最觸動人心的是將科技知識回饋社會。去年,學生為一群長者拍攝AI婚紗照,並生成溫馨的虛擬背景,讓長者重溫美好回憶。「看到長者感動的笑容,孩子真正體會到科技的溫度,這遠比課堂作業更有意義。」馮校長分享。

培養正念 自信啟航

展望未來,學校將深化STEAM課程,與商界合作,讓學生參與真實商業項目,學以致用。與此同時,將擴大英語大使計劃,與大學合研課程,讓學生提早接觸高階教材,成為推廣英語的生力軍。

學校更設立一個由老師研發的校本人才庫,記錄學生的所有獎項,輔以AI分析評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確立未來發展方面。馮校長語重心長地說:「我希望每位畢業生都能懷抱正念與自信踏入社會,憑著智慧與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新聞鏈接:
https://api-v2.schoolchoice.hk/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打破傳統-以科技塑造學習新
新聞來源: 香港學校網
著作權歸香港學校網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香港學校網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媒體報導]走進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下稱「學校」),你會發現四周洋溢創意與活力氣息,這裡的課堂早已跳出傳統框架,取而代之是AI融合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啟多元嶄新的學習體驗。

科技激發語言創意

學習英語對許多學生來說是一大挑戰,學校特別營造沉浸式語言環境,讓學生在主題情境中學習語言,透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索。學校設立AI電視台,從主題構思、撰寫旁白到英文配音由學生一手包辦,最後透過AI生成虛擬主播形象,將節目呈現給全校師生。這不僅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更幫助他們克服說英語的心理障礙。校長馮順寧笑言:「學生不用面對鏡頭,自然放膽開口。很多本來害羞的孩子,也會主動爭取成為AI主播的配音員。」

英文咒語的魔法課堂

此外,學生需學習撰寫AI咒語(Prompt)生成圖像,透過準確描述畫面內容,訓練他們靈活運用詞彙與形容詞。校長形容學生進步神速:「為了生成心目中的圖像,學生會主動搜尋新詞彙,反覆修改句子,英語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大幅提升。」

跨學科的多元英語學習

學校亦積極推動英語融入跨學科學習,例如,老師會在英語課教授英文詩集,讓學生透過朗誦體會語言韻律之美;上音樂課時,學生會以英文介紹樂器或學習歌劇選段;在家政課中學習撰寫英文食譜,將語言應用延伸至生活層面。「Language Art」課程則涵蓋英語戲劇、歌曲與詩詞創作,讓學生在創作與表演中深入體驗語言的魅力。

學校還推行英語大使計劃,選拔熱愛英語的學生接受專業培訓,擔任校內活動領袖,主持電影欣賞和閱讀分享等,甚至走進屯門區小學帶領英語工作坊。馮校長強調:「助人自助,當學生教導他人時,他們的英語能力與自信心也會同步增長。」

STEAM學習 科技與創意的結合

在這裡,STEAM教學是一場科技與創意的深度結合。學校以「同創共學」校本創新課程為基石,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他們於科學堂上利用AI技術監測植物生長,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也會以AI創作以佛學故事為題材的電子繪本,將傳統文化以嶄新形式呈現。學校更與香港大學合作,引入AI作文評估平台,根據DSE評分標準提供即時反饋,有效提升學生的他們寫作技巧與邏輯思維,同時減輕教師批改負擔。

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學校的STEAM教學成果斐然,學生在大小比賽中屢獲殊榮。今年,學生更遠赴歐洲參加「英國教育科技博覽會」(Bett Show),用流利的英語向全球參展者展示自家研發的健康檢測應用程式,贏得了高度讚譽。校內STEAM教學團隊亦實力雄厚,部分教師更於香港大學及教育局資優課程任教,將大學AI知識轉化為中學教材。馮校長自豪地說:「我們的中三學生已能獨立製作AI動畫與繪本,這在同齡學生中實屬罕見。」

傳統與創新的和諧共舞

在追求創新的同時,學校也注重文化的傳承,教導學生以AI與VR技術重現舊日香港街景,製作本地漁業保育短片;甚至親手製作迷你花牌,再以AR展示其製作過程。然而,最觸動人心的是將科技知識回饋社會。去年,學生為一群長者拍攝AI婚紗照,並生成溫馨的虛擬背景,讓長者重溫美好回憶。「看到長者感動的笑容,孩子真正體會到科技的溫度,這遠比課堂作業更有意義。」馮校長分享。

培養正念 自信啟航

展望未來,學校將深化STEAM課程,與商界合作,讓學生參與真實商業項目,學以致用。與此同時,將擴大英語大使計劃,與大學合研課程,讓學生提早接觸高階教材,成為推廣英語的生力軍。

學校更設立一個由老師研發的校本人才庫,記錄學生的所有獎項,輔以AI分析評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確立未來發展方面。馮校長語重心長地說:「我希望每位畢業生都能懷抱正念與自信踏入社會,憑著智慧與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新聞鏈接:
https://api-v2.schoolchoice.hk/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打破傳統-以科技塑造學習新
新聞來源: 香港學校網
著作權歸香港學校網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香港學校網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一入學申請
校園導賞
  • [媒體訪問] 馮順寧校長與何嘉琪助理校獲邀於「策局王」直播室分享新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及AI與跨學科的經驗實踐

    [媒體訪問] 馮順寧校長與何嘉琪助理校獲邀於「策局王」直播室分享新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及AI與跨學科的經驗實踐

     2025 年 9 月 12 日

    [媒體報導] [教師專業分享]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助理校長及黃麗芳博士,應邀出席了「策局王」直播室

     2025 年 9 月 12 日

    [媒體報導] [教師專業分享]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助理校長及黃麗芳博士,應邀出席了「策局王」直播室
  • [媒體報導 橙訊]沈中推AI與數字教育實例專書 搭建香港AI與跨學科融合平台

    [媒體報導 橙訊]沈中推AI與數字教育實例專書 搭建香港AI與跨學科融合平台

     2025 年 8 月 13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攜手教育工作者及學界專家,發布了教育專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

     2025 年 8 月 13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攜手教育工作者及學界專家,發布了教育專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
  • [媒體報導 橙訊]《AI 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 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 4 大重點策略

    [媒體報導 橙訊]《AI 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 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 4 大重點策略

     2025 年 8 月 13 日

    行政長官在 2024 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

     2025 年 8 月 13 日

    行政長官在 2024 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
  • [TOPick]尖子透視|熱愛K-Pop自學韓文定下目標 中六生獲韓國TOP 5延世大學錄取

    [TOPick]尖子透視|熱愛K-Pop自學韓文定下目標 中六生獲韓國TOP 5延世大學錄取

     2025 年 8 月 7 日

    [媒體報導]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應屆畢業生李頌怡,憑藉對韓國文化的熱愛與清晰的目標規劃,今年成功獲韓國5大著名大學之一延世大學錄取,主修媒體創作。

     2025 年 8 月 7 日

    [媒體報導]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應屆畢業生李頌怡,憑藉對韓國文化的熱愛與清晰的目標規劃,今年成功獲韓國5大著名大學之一延世大學錄取,主修媒體創作。
  • [媒體報導 大公文匯]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重點策略 《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推出

    [媒體報導 大公文匯]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重點策略 《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推出

     2025 年 7 月 30 日

    大公文匯網報道,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2025 年 7 月 30 日

    大公文匯網報道,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 [媒體報導 文匯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媒體報導 文匯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2025 年 7 月 30 日

    【文匯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2025 年 7 月 30 日

    【文匯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