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By 0Published On: 2025 年 7 月 14 日0Last Updated: 2025 年 7 月 16 日0Categories: 媒體報導, 最新消息0Total Views: 2630Daily Views: 100.2 min read0Tags: , , 010 words0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新來港考生憑數理才能 獲科大理學直接錄取

[香港01]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新來港考生憑數理才能 獲科大理學直接錄取

發佈日期 : 2025 年 7 月 14 日
[媒體報導]中學文憑試 2025(DSE 2025)將於本周三(16日)放榜,來自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中六學生符卓楠經「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獲香港科技大學錄取,將於新學年修讀理學(B組)課程,並獲港幣5萬元獎學金。

這位中四才由湖南來港的學生,曾經歷孤獨與適應難關,最終憑獨立自強的精神,在新環境中發揮潛能,成為同學們的傑出榜樣。校長馮順寧對其表現深感驕傲,認為符同學的成功正體現學校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未來將繼續為不同背景的學生提供個別化支援,助他們發掘潛能、追尋夢想。

符卓楠於中四時從湖南隻身來港,投靠在港的阿姨。他說,當時最難適應的是兩地學校不一樣的上下課時間,以及課後的時間安排,後來他慢慢摸索合適的生活節奏,才逐漸適應並融入新的校園生活。縱使要適應陌生的家庭關係,又要重新調整學習與生活節奏,但符同學揚言「不後悔來香港讀書」。

克服語言差異 享受校園生活

來港後的校園生活對符卓楠而言是嶄新的體驗。他說,香港的課堂氣氛和學習節奏相對寬鬆,「適合我這種以興趣來堅持學習的學生」。雖然初期面對語言差異帶來的障礙,但在老師耐心指導和同學積極協助下,他很快克服了難關,未有因語言問題落後進度,更形容「校園生活是我從未體驗過的豐富與美好」,並非常懷念DSE考試前的補課時光。

獲科大錄取屬「意外之喜」

獲得科大錄取對符卓楠來說是努力的回報,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他認為,求學的過程中,老師們給予的不只是學術指導,更多的是心靈的支持和成長的啟發,「學會接受自己的失誤」,明白「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做到最好,但只要盡力了便問心無愧。他坦言,獲大學錄取只是人生一小步,真正有價值的是在老師和同學身上學到的人生經驗。未來,他希望能於實驗室工作,在食品安全或是環境保護領域深入發展。

憑全面表現獲學校推薦 校長親授面試技巧

學校之所以推薦符卓楠參加「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是基於他在學術及個人特質上的全面表現。馮順寧校長表示,符同學對科學和數學的熱愛與專注讓人印象深刻,相信正是他對於心中熱愛始終如一的態度,使他成功地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邁進。另外,符同學亦是學校的數學學會主席,亦曾獲得多個與數學相關的獎項,例如全港青少年數學挑戰賽2024銅獎。

馮校長又說,符卓楠的成功亦有賴教師團隊的支持。她說,升學及就業輔導團隊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提供密切協助,例如與他共同策劃選科方向、有針對性地多次練習面試、書寫個人成長故事等等,而她更親自與符卓楠練習面試技巧,並於面試前夕致電鼓勵為他打氣,最終獲得科大肯定。

同校另一中六女生考入韓國延世大學

除了符卓楠,今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另一名中六畢業生李頌怡亦成功考入韓國延世大學,主修媒體創作。李同學憑多年來持續累積校內成績與課外活動經驗,成為她申請大學的重要資本。李頌怡因為K-Pop而對韓國文化產生興趣。從學習韓文開始,逐步了解韓國教育體系,了解韓國大學的入學條件,「我發現韓國嘅大學喺媒體創作方面發展得好好,所以就決定去讀書,追求自己嘅興趣。」

李同學雖然認為自己「冇乜過人之處」,但韓國的大學注重學生的校內成績與活動經驗,而在中學生涯中,她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比賽,這些經驗成為她申請大學的重要資本,舉例自己曾參與不同辯論比賽,或對口才有所幫助,認為參與課外活動不僅有助於提升個人能力,還能讓自己更清楚未來的方向。
她鼓勵師弟妹提早規劃,積極參加與升學目標相關的活動,並提醒大家DSE並非唯一出路,只要願意讀書,不論透過副學位課程或海外升學,都能達成理想。

新聞鏈接: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56402
新聞來源: 香港01
著作權歸香港01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香港01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媒體報導]中學文憑試 2025(DSE 2025)將於本周三(16日)放榜,來自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的中六學生符卓楠經「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獲香港科技大學錄取,將於新學年修讀理學(B組)課程,並獲港幣5萬元獎學金。

這位中四才由湖南來港的學生,曾經歷孤獨與適應難關,最終憑獨立自強的精神,在新環境中發揮潛能,成為同學們的傑出榜樣。校長馮順寧對其表現深感驕傲,認為符同學的成功正體現學校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未來將繼續為不同背景的學生提供個別化支援,助他們發掘潛能、追尋夢想。

符卓楠於中四時從湖南隻身來港,投靠在港的阿姨。他說,當時最難適應的是兩地學校不一樣的上下課時間,以及課後的時間安排,後來他慢慢摸索合適的生活節奏,才逐漸適應並融入新的校園生活。縱使要適應陌生的家庭關係,又要重新調整學習與生活節奏,但符同學揚言「不後悔來香港讀書」。

克服語言差異 享受校園生活

來港後的校園生活對符卓楠而言是嶄新的體驗。他說,香港的課堂氣氛和學習節奏相對寬鬆,「適合我這種以興趣來堅持學習的學生」。雖然初期面對語言差異帶來的障礙,但在老師耐心指導和同學積極協助下,他很快克服了難關,未有因語言問題落後進度,更形容「校園生活是我從未體驗過的豐富與美好」,並非常懷念DSE考試前的補課時光。

獲科大錄取屬「意外之喜」

獲得科大錄取對符卓楠來說是努力的回報,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他認為,求學的過程中,老師們給予的不只是學術指導,更多的是心靈的支持和成長的啟發,「學會接受自己的失誤」,明白「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做到最好,但只要盡力了便問心無愧。他坦言,獲大學錄取只是人生一小步,真正有價值的是在老師和同學身上學到的人生經驗。未來,他希望能於實驗室工作,在食品安全或是環境保護領域深入發展。

憑全面表現獲學校推薦 校長親授面試技巧

學校之所以推薦符卓楠參加「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是基於他在學術及個人特質上的全面表現。馮順寧校長表示,符同學對科學和數學的熱愛與專注讓人印象深刻,相信正是他對於心中熱愛始終如一的態度,使他成功地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邁進。另外,符同學亦是學校的數學學會主席,亦曾獲得多個與數學相關的獎項,例如全港青少年數學挑戰賽2024銅獎。

馮校長又說,符卓楠的成功亦有賴教師團隊的支持。她說,升學及就業輔導團隊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提供密切協助,例如與他共同策劃選科方向、有針對性地多次練習面試、書寫個人成長故事等等,而她更親自與符卓楠練習面試技巧,並於面試前夕致電鼓勵為他打氣,最終獲得科大肯定。

同校另一中六女生考入韓國延世大學

除了符卓楠,今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另一名中六畢業生李頌怡亦成功考入韓國延世大學,主修媒體創作。李同學憑多年來持續累積校內成績與課外活動經驗,成為她申請大學的重要資本。李頌怡因為K-Pop而對韓國文化產生興趣。從學習韓文開始,逐步了解韓國教育體系,了解韓國大學的入學條件,「我發現韓國嘅大學喺媒體創作方面發展得好好,所以就決定去讀書,追求自己嘅興趣。」

李同學雖然認為自己「冇乜過人之處」,但韓國的大學注重學生的校內成績與活動經驗,而在中學生涯中,她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比賽,這些經驗成為她申請大學的重要資本,舉例自己曾參與不同辯論比賽,或對口才有所幫助,認為參與課外活動不僅有助於提升個人能力,還能讓自己更清楚未來的方向。
她鼓勵師弟妹提早規劃,積極參加與升學目標相關的活動,並提醒大家DSE並非唯一出路,只要願意讀書,不論透過副學位課程或海外升學,都能達成理想。

新聞鏈接: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56402
新聞來源: 香港01
著作權歸香港01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香港01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一入學申請
校園導賞
  • [媒體訪問] 馮順寧校長與何嘉琪助理校獲邀於「策局王」直播室分享新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及AI與跨學科的經驗實踐

    [媒體訪問] 馮順寧校長與何嘉琪助理校獲邀於「策局王」直播室分享新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及AI與跨學科的經驗實踐

     2025 年 9 月 12 日

    [媒體報導] [教師專業分享]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助理校長及黃麗芳博士,應邀出席了「策局王」直播室

     2025 年 9 月 12 日

    [媒體報導] [教師專業分享] 馮順寧校長、何嘉琪助理校長及黃麗芳博士,應邀出席了「策局王」直播室
  • [媒體報導 橙訊]沈中推AI與數字教育實例專書 搭建香港AI與跨學科融合平台

    [媒體報導 橙訊]沈中推AI與數字教育實例專書 搭建香港AI與跨學科融合平台

     2025 年 8 月 13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攜手教育工作者及學界專家,發布了教育專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

     2025 年 8 月 13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沈中)攜手教育工作者及學界專家,發布了教育專書《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
  • [媒體報導 橙訊]《AI 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 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 4 大重點策略

    [媒體報導 橙訊]《AI 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 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 4 大重點策略

     2025 年 8 月 13 日

    行政長官在 2024 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

     2025 年 8 月 13 日

    行政長官在 2024 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
  • [TOPick]尖子透視|熱愛K-Pop自學韓文定下目標 中六生獲韓國TOP 5延世大學錄取

    [TOPick]尖子透視|熱愛K-Pop自學韓文定下目標 中六生獲韓國TOP 5延世大學錄取

     2025 年 8 月 7 日

    [媒體報導]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應屆畢業生李頌怡,憑藉對韓國文化的熱愛與清晰的目標規劃,今年成功獲韓國5大著名大學之一延世大學錄取,主修媒體創作。

     2025 年 8 月 7 日

    [媒體報導]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應屆畢業生李頌怡,憑藉對韓國文化的熱愛與清晰的目標規劃,今年成功獲韓國5大著名大學之一延世大學錄取,主修媒體創作。
  • [媒體報導 大公文匯]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重點策略 《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推出

    [媒體報導 大公文匯]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重點策略 《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推出

     2025 年 7 月 30 日

    大公文匯網報道,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2025 年 7 月 30 日

    大公文匯網報道,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 [媒體報導 文匯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媒體報導 文匯報]《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新書發佈會:回應教育局數字教育4大重點策略

     2025 年 7 月 30 日

    【文匯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

     2025 年 7 月 30 日

    【文匯報】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