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計劃
學生會
本校學生會成立於1984年。學生會幹事會除了協助推動校內的學術、文娛、康樂和體育活動外,還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公民責任感。幹事會成員同時也擔任本校學生與外部學校團體進行交流與合作的代表。
學生會內閣 Resilience 經全體學生會員投票後,成功當選為本年度(2024/2025)學生會幹事會,並將於九月二十五日的就職典禮上,正式由馮順寧校長委任後就職。
幹事會 Resilience 代表著無畏的精神,彰顯了持續服務同學的恆心與責任。幹事會會長 5C 譚天賜在就職典禮上表示,幹事會希望能從同學的角度出發,盡心盡力為同學們服務。
職位 | 內閣成員 |
會長 | – – |
副會長 | – – |
文書 | – – |
財政 | – – |
美術 | – – |
宣傳 | – – |
四社
本校設有四社,目的為增加跨年級學生之間的連繫,以發展學生之間團結合作、彼此互助及友愛的精神。
全校學生均獲分配入四社,以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徵「慈、智、願、行」定名。
四社分別以紅(慈社 Compassion)、黃(智社 Wisdom)、綠(願社 Vision)及紫(行社 Action)四色的體育服以資識別。 全校教師亦分配入不同社別,以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及協作。
各社社長及社幹事均由各級學生代表擔任,以培養學生的領袖才能及自信心。
社際活動採積點制,積點的多寡將由四社社監於學期初磋商訂定。 其計算原則將按活動之規模、各社名次等因素決定,學期終結時,累積積點之多寡將判別該年度的各社名次。每年結業禮上頒發社際總分冠軍。
慈、智、願、行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徵。
觀音表慈悲;文殊表智慧;地藏表願力;普賢表行踐。
各菩薩介紹
觀音菩薩:把孝養父母,尊敬師長擴展到對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是觀世音菩薩表法的重要意義。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對待一切眾生。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彼此,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永無間斷,代表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慈悲、孝敬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理智,理性。文殊菩薩代表理性,代表智慧。
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即在於『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代表願力。
普賢菩薩:代表實行,孝敬,慈悲,智慧,如果不能落實在生活上,不能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就沒有意義,就變成空談了。 所以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實踐,實行。把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的法門統統做到。
四大菩薩表現此意,他們代表圓滿的大乘佛法。所以要從地藏菩薩那裡學大願開始,進而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大慧、普賢菩薩的大行。
職位 | 慈社 | 智社 | 願社 | 行社 |
社長 | 5C 朱浩然 | 5B 梁琪琪 | 5B 莫可茹 | 5A 吳佩樺 |
副社長 | 4C 區淑媛 | 5A 林煜婷 | 5B 吳紫晴 | 5B 邱鐥瀧 |
財政 | 4B 陳韻潔 | 3C 張裕鋒 | 4C 吳迎鳳 | 3B 周穎詩 |
康樂 | 4B陳梓津 | 2C 李巧意 | 5A 梁政濤 | 2A 宋婉瑜 |
文書 | 3A 曾智盈 | 4A 梁家銘 | 4B 盧芷悠 | 2A 劉佳瑩 |
宣傳 | 2C 張沁頤 | 3A 梁梓琪 | 5A 梁芷熒 | 3C 葉溢朗 |
總務 | 2C 劉穎澄 | 3A 區仲希 | 2C 周子凌 | 5B 孫丁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