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香港學校網 SPARKS專訊]沈中馮順寧校長接受《明報》香港學校網訪問—中文寫作結合數字教育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力 開創教學新格局
[媒體報導 香港學校網 SPARKS專訊]沈中馮順寧校長接受《明報》香港學校網訪問—中文寫作結合數字教育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力 開創教學新格局
———————————————-
【SPARKS專訊】對教師與學生來說,中文寫作的教與學一直面對不少挑戰,例如因為課時限制導致教師難以投放大量時間激發學生的寫作意念,仔細指導每個寫作步驟;學生難以把讀文教學學會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上,落筆階段已絞盡腦汁,部分甚至抗拒作文。教師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大,回饋需時,亦難以給學生個別的寫作指導,或給予更多的寫作機會,以熟習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效能。
近年數字教育廣受關注,教育科技產品應運而生,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及其團隊開發的「mAI Mind®中文寫作評改系統」(簡稱mAI Mind®),借助GenAI科技,能按教師設定的寫作題目和要求,於一分鐘內衍生寫作意念,批改並分析學生作文的強弱項,從內容、結構、文句、詞語運用、標點符號等方面提出具針對性和個人化的改善建議,有效減輕學生寫作前的憂慮,建立自信心,並能提升自主學習的態度和寫作能力。由於該系統自動生成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教師能查看學生獲得的改善建議和修改過的地方,編輯和下載評估報告,加快評改的速度之餘,又能緩解批改的壓力,釋放出來的時間可投放到更高層次和具針對性的寫作後學習指導。
「mAI Mind®中文寫作評改系統」是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及其團隊開發,以他們獨家研發的專家知識庫為基礎,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能根據中國語文科的課程目標、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針對學生的寫作思維過程和學習動機,提供寫作建議和評改作文。目前,該系統已具備TSA、Pre-S1、DSE,以及國際課程IGCSE的標準(即將提供GCSE、GCE和IB的標準),能按文章內容、結構、文句、詞語運用、錯別字、標點符號、整體表現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又會分析學生使用的詞語、成語、句式及修辭,審視學生的寫作習慣和偏好;分析強弱項,給予個人化的鼓勵和回饋、提供豐富寫作內容和手法的建議;每次評改需時約一分鐘。目前,每月服務超過3,000人次。
mAI Mind®研發契機 洞悉老師需求
mAI Mind®對教師和學生來說可說是貼身的作文「專業助手」。長期從事教育研究和教師專業培訓的羅嘉怡教授表示,研發系統的契機乃是觀察到寫作學與教的困局。她指出整個寫作過程涉及很多步驟,學生打從接到寫作題目起,經歷生成意念、篩選素材、組織內容、提取語文知識、落筆、轉換、刪減、修改,以至定稿,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又因思維過程是隱藏在腦海中,教師給予寫作指導時,需要花費很大的氣力,亦難以完全理解和顧及每個學生的寫作需要。
有見及此,她跟團隊運用專業知識和實際的教學經驗,研發出mAI Mind®系統。她指出學生感到最困難的是立意和開篇,mAI Mind®的「寫作建議」功能,能分析題目的意思,按寫作要求和學生程度,提供立意和取材的建議,符合文類結構的寫作大綱,多樣化的佳詞和佳句示例、不同的修辭方法等,有效減輕寫作前壓力,加快落筆的速度。
作者需要在寫作過程中進行多次的回顧與修訂,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這也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可是,羅教授發現很多學生沒有覆閱作文的習慣,又或者缺乏自行修改的能力。mAI Mind®能於一分鐘內給予寫作回饋,表達方式、用語等均已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學生又可以在獲得回饋後向系統追問問題,學習自行修訂,既加強了學習的效果和建立自信心,又能達到「評估就是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的目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即便如此,學生們仍然熱切期待收到老師的評語和肯定。可是教師們的工作量大,從收到作文、批改、發還,需時甚久,即使是很勤奮的教師,亦需要至少三個星期時間方能完成。mAIMind®經多所學校的教師們反覆驗證,證實其批改能力達專業水平,能大幅縮短批改的時間,減輕評改壓力。系統能建立學生的電子學習歷程檔案,可隨時查看學生的寫作歷程,兼具「數據分析」功能,提供簡單易讀的報告和圖表,幫助教師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和追踪學生的學習進度、診斷需要,又會提供教學建議。教師們得到科技的幫助,不但能提高寫作評講的聚焦性和深度,實踐「以評促學(Assessment for Learning)」,亦為寫作學與教開創新路徑。
貼近校本 加快教學流程
最重要的是系統貼合校本、班本、單元學與教的需要,有助加快教、學、評的流程。羅教授說:「在全面推動數字教育的趨勢下,mAI Mind®最大特點是完全配合學校日常的施教模式,教師不用改變教學方式,只需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使用,很快就會見到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追求卓越的態度被激發。由於師生的使用需要不同,我們特設老師和學生介面。老師的功能一定要全面,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使用不同的語言模型(LLM)生成範文或作文建議、評改作文等,並可以在系統的記錄中查看相關資料。另外,平台的數據分析要準確細緻,老師能選擇分析學生提交的第一篇或最後一篇作文,生成該班的整體能力報告,查看學生學習表現的變化;報告提供圖表和文字描述,易於理解並可以修改內容,務求給老師最大的靈活性,並確保質素。」
此外,mAI Mind®能加入校本的評改要求,「系統內的數據隨着學校的使用量而增加,給予的評語會更切合相關學校和班別的情況。」由於一切資料已電子化,教學團隊可以按每年學生的水平,在校本的資料庫內修訂寫作目標和評改標準,備課和照顧差異變得輕鬆和省時。
佛教慈敬學校陳美娟副校長表示,mAI Mind®系統貼近學校需求,大大減輕了老師的評改壓力。該系統不只能即時回應學生的寫作需要,解決寫作困難,其平台建立的電子化學習歴程檔案,幫助教師有系統地追踪和診斷學生的學習進程和需要,查看學生問了甚麼問題、系統答覆及比較修改地方,教師可檢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往只能查看結果,現在對學生的寫作困難有更充分了解,有充足時間調節教學速度和教材,「學與教均能早着先機」。
版面精簡易用 AI引導作文方向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的師生是mAI Mind®的用家,陳瑞良校長是資深語文老師,曾任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主任,他與蔡靜欣老師也指平台能大大減輕老師的工作量,釋放時間專注給予學生高層次、個人化的評語,有助學生提升寫作表現。蔡老師指出系統給學生的評語精準直接,短時間便能給予寫作指導和改善建議,最重要是學生能夠自行理解,每次選擇修改不同部分,學習如何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學生鄭卓祺稱,在老師收文前提早從評語知道自己作文優劣之處,按照建議修改後發現文章有改善,也能提高分數,覺得很開心。她舉例指寫議論文時,「系統會提醒我每一段都要有主題句和中心句,也有佳詞建議去令中心句更豐富。」葉安晴同學則稱放學後也能得到幫助,繼續學習,特別是把佳詞加入作文,記住學習要點。
打開教學新大門 加強自主思考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崔家祥校長則認為,系統另一優點是能夠統一全校的寫作評核標準,這在以往是很難做到的。他進一步指出系統提供具體的評語,方便學生之間互評、互相欣賞,寫作課堂的氣氛熱烈。
陳瑞良校長表示學生寫作時經常遇到各種困難,例如構思、詞彙量不足、語法錯誤等,他認為系統是兼具質和量的教育工具,「在量方面,可以有量化的標準和分數,知道自己作得如何;在質素方面則可以透過分析、提問和評語,幫助思考如何改善作文的內容。」
他認為mAI Mind®有助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主性。「這個系統給予老師契機做創新性的教學工作,就像一把鎖匙,為整體語文教學打開新的大門。」陳校長不諱言從前教學「有好多不可能的任務」,包括課時的限制、人的精力限制等,「很多時都只能跟從傳統,給學生評語時點到即止,更不可能做到多練、多寫、多回饋。現在使用mAI Mind®,既尊重老師的教學專業和自主,又能帶進精細化的創新改變,重點是不加重老師的工作量。」他認為mAI Mind®能快速生成評語,學生得到即時的滿足感,有助提升學習的興趣。藉着減省低層次的批改工作,釋放出來的時間和空間,讓教師們能按每位學生的能力,提供個別並具針對性的指導,和「有溫度」的回饋。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馮順寧校長點頭認同,她補充指學生在交作文前先透過mAI Mind®獲得評語,自我完善,「在這過程中建立成功感,也加強了自主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崔校長也指出學生能隨時隨地使用系統獲得寫作建議和回饋後,對寫作的信心和動機都得到提升,減低對寫作的恐懼。
AI是寫作的同行者 激發意念提升學習氣氛
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上,羅教授續稱「mAI Mind®是學生學習的小助手和同行者」。她特別提到系統獨有的「貼堂」功能,突破以往分享佳作的時空限制,教師能「一鍵分享」學生的佳作,被「貼堂」的學生對自己的寫作能力充滿信心,同學們亦能互相欣賞、點讚和點評佳作;多讀能激發新的寫作意念,推動良性競爭。新一代的學生喜歡並樂於接受AI的評語,同儕間願意分享和討論。學生們按回饋即時修改作文後,AI的評語和評分都提升,他們禁不住在課堂上歡呼起來,這種熱烈和投入的學習氣氛是以往罕見的,善用創新科技能使中文寫作課也動起來!
mAI Mind®是AI時代巨輪 毋須兩極化利弊
AI與教育甚至生活已經密不可分,雖然外界對「AI生成作文、AI評改作文」仍存有爭議聲音,陳瑞良校長直言「不用刻意兩極化AI的利與弊,實際上我們應該從中間落墨,探討它的好處,如何強化教師的角色以追上時代步伐,思考甚麼情況下使用AI能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表現。」馮校長也贊同,「要撇除一個『用AI就是抄』的觀念,AI是集很多文章之大成,學生參考可從中汲取豐富的寫作養分。」王敏其老師強調AI已是時代的大趨勢,笑言「mAI Mind®是時代的巨輪,讓小朋友正確面對並進入AI代時,學習在態度、技巧和能力上裝備自己。」
受訪的師生均認為AI不會取代教師的角色,反而是提升整體教學質素和效能的契機。學生若能建立正確使用AI的習慣和態度,同時明白AI的限制,對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將更有幫助。
mAI Mind®之未來 引領寫作學與教新路徑
展望未來,羅嘉怡教授喜見教育界已預備好迎接數字教育的年代,她期望「mAI Mind®」能為教育界提供一個專業、師生均能放心使用的系統,促進學教評的發展。「我們的目標是以專業帶動科技和教學的創新,開拓學與教的空間;賦權老師按校本的需要,以科技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藉大數據調節課堂的進度、精準掌握學生的能力和需要,給予個人化的支援,並提升學校行政管理的效率。藉着科技的幫助,教師們能早着先機,為學生的需要籌謀,規劃具前瞻性的課程,開拓數字化教育的新氣象。」
———————————————-
文章連結:
[媒體報導 香港學校網 SPARKS專訊]沈中馮順寧校長接受《明報》香港學校網訪問—中文寫作結合數字教育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力 開創教學新格局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https://www.bsc.edu.hk
———————————————-
【SPARKS專訊】對教師與學生來說,中文寫作的教與學一直面對不少挑戰,例如因為課時限制導致教師難以投放大量時間激發學生的寫作意念,仔細指導每個寫作步驟;學生難以把讀文教學學會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上,落筆階段已絞盡腦汁,部分甚至抗拒作文。教師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大,回饋需時,亦難以給學生個別的寫作指導,或給予更多的寫作機會,以熟習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效能。
近年數字教育廣受關注,教育科技產品應運而生,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及其團隊開發的「mAI Mind®中文寫作評改系統」(簡稱mAI Mind®),借助GenAI科技,能按教師設定的寫作題目和要求,於一分鐘內衍生寫作意念,批改並分析學生作文的強弱項,從內容、結構、文句、詞語運用、標點符號等方面提出具針對性和個人化的改善建議,有效減輕學生寫作前的憂慮,建立自信心,並能提升自主學習的態度和寫作能力。由於該系統自動生成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教師能查看學生獲得的改善建議和修改過的地方,編輯和下載評估報告,加快評改的速度之餘,又能緩解批改的壓力,釋放出來的時間可投放到更高層次和具針對性的寫作後學習指導。
「mAI Mind®中文寫作評改系統」是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及其團隊開發,以他們獨家研發的專家知識庫為基礎,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能根據中國語文科的課程目標、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針對學生的寫作思維過程和學習動機,提供寫作建議和評改作文。目前,該系統已具備TSA、Pre-S1、DSE,以及國際課程IGCSE的標準(即將提供GCSE、GCE和IB的標準),能按文章內容、結構、文句、詞語運用、錯別字、標點符號、整體表現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又會分析學生使用的詞語、成語、句式及修辭,審視學生的寫作習慣和偏好;分析強弱項,給予個人化的鼓勵和回饋、提供豐富寫作內容和手法的建議;每次評改需時約一分鐘。目前,每月服務超過3,000人次。
mAI Mind®研發契機 洞悉老師需求
mAI Mind®對教師和學生來說可說是貼身的作文「專業助手」。長期從事教育研究和教師專業培訓的羅嘉怡教授表示,研發系統的契機乃是觀察到寫作學與教的困局。她指出整個寫作過程涉及很多步驟,學生打從接到寫作題目起,經歷生成意念、篩選素材、組織內容、提取語文知識、落筆、轉換、刪減、修改,以至定稿,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又因思維過程是隱藏在腦海中,教師給予寫作指導時,需要花費很大的氣力,亦難以完全理解和顧及每個學生的寫作需要。
有見及此,她跟團隊運用專業知識和實際的教學經驗,研發出mAI Mind®系統。她指出學生感到最困難的是立意和開篇,mAI Mind®的「寫作建議」功能,能分析題目的意思,按寫作要求和學生程度,提供立意和取材的建議,符合文類結構的寫作大綱,多樣化的佳詞和佳句示例、不同的修辭方法等,有效減輕寫作前壓力,加快落筆的速度。
作者需要在寫作過程中進行多次的回顧與修訂,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這也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可是,羅教授發現很多學生沒有覆閱作文的習慣,又或者缺乏自行修改的能力。mAI Mind®能於一分鐘內給予寫作回饋,表達方式、用語等均已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學生又可以在獲得回饋後向系統追問問題,學習自行修訂,既加強了學習的效果和建立自信心,又能達到「評估就是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的目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即便如此,學生們仍然熱切期待收到老師的評語和肯定。可是教師們的工作量大,從收到作文、批改、發還,需時甚久,即使是很勤奮的教師,亦需要至少三個星期時間方能完成。mAIMind®經多所學校的教師們反覆驗證,證實其批改能力達專業水平,能大幅縮短批改的時間,減輕評改壓力。系統能建立學生的電子學習歷程檔案,可隨時查看學生的寫作歷程,兼具「數據分析」功能,提供簡單易讀的報告和圖表,幫助教師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和追踪學生的學習進度、診斷需要,又會提供教學建議。教師們得到科技的幫助,不但能提高寫作評講的聚焦性和深度,實踐「以評促學(Assessment for Learning)」,亦為寫作學與教開創新路徑。
貼近校本 加快教學流程
最重要的是系統貼合校本、班本、單元學與教的需要,有助加快教、學、評的流程。羅教授說:「在全面推動數字教育的趨勢下,mAI Mind®最大特點是完全配合學校日常的施教模式,教師不用改變教學方式,只需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使用,很快就會見到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追求卓越的態度被激發。由於師生的使用需要不同,我們特設老師和學生介面。老師的功能一定要全面,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使用不同的語言模型(LLM)生成範文或作文建議、評改作文等,並可以在系統的記錄中查看相關資料。另外,平台的數據分析要準確細緻,老師能選擇分析學生提交的第一篇或最後一篇作文,生成該班的整體能力報告,查看學生學習表現的變化;報告提供圖表和文字描述,易於理解並可以修改內容,務求給老師最大的靈活性,並確保質素。」
此外,mAI Mind®能加入校本的評改要求,「系統內的數據隨着學校的使用量而增加,給予的評語會更切合相關學校和班別的情況。」由於一切資料已電子化,教學團隊可以按每年學生的水平,在校本的資料庫內修訂寫作目標和評改標準,備課和照顧差異變得輕鬆和省時。
佛教慈敬學校陳美娟副校長表示,mAI Mind®系統貼近學校需求,大大減輕了老師的評改壓力。該系統不只能即時回應學生的寫作需要,解決寫作困難,其平台建立的電子化學習歴程檔案,幫助教師有系統地追踪和診斷學生的學習進程和需要,查看學生問了甚麼問題、系統答覆及比較修改地方,教師可檢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往只能查看結果,現在對學生的寫作困難有更充分了解,有充足時間調節教學速度和教材,「學與教均能早着先機」。
版面精簡易用 AI引導作文方向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的師生是mAI Mind®的用家,陳瑞良校長是資深語文老師,曾任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主任,他與蔡靜欣老師也指平台能大大減輕老師的工作量,釋放時間專注給予學生高層次、個人化的評語,有助學生提升寫作表現。蔡老師指出系統給學生的評語精準直接,短時間便能給予寫作指導和改善建議,最重要是學生能夠自行理解,每次選擇修改不同部分,學習如何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學生鄭卓祺稱,在老師收文前提早從評語知道自己作文優劣之處,按照建議修改後發現文章有改善,也能提高分數,覺得很開心。她舉例指寫議論文時,「系統會提醒我每一段都要有主題句和中心句,也有佳詞建議去令中心句更豐富。」葉安晴同學則稱放學後也能得到幫助,繼續學習,特別是把佳詞加入作文,記住學習要點。
打開教學新大門 加強自主思考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崔家祥校長則認為,系統另一優點是能夠統一全校的寫作評核標準,這在以往是很難做到的。他進一步指出系統提供具體的評語,方便學生之間互評、互相欣賞,寫作課堂的氣氛熱烈。
陳瑞良校長表示學生寫作時經常遇到各種困難,例如構思、詞彙量不足、語法錯誤等,他認為系統是兼具質和量的教育工具,「在量方面,可以有量化的標準和分數,知道自己作得如何;在質素方面則可以透過分析、提問和評語,幫助思考如何改善作文的內容。」
他認為mAI Mind®有助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主性。「這個系統給予老師契機做創新性的教學工作,就像一把鎖匙,為整體語文教學打開新的大門。」陳校長不諱言從前教學「有好多不可能的任務」,包括課時的限制、人的精力限制等,「很多時都只能跟從傳統,給學生評語時點到即止,更不可能做到多練、多寫、多回饋。現在使用mAI Mind®,既尊重老師的教學專業和自主,又能帶進精細化的創新改變,重點是不加重老師的工作量。」他認為mAI Mind®能快速生成評語,學生得到即時的滿足感,有助提升學習的興趣。藉着減省低層次的批改工作,釋放出來的時間和空間,讓教師們能按每位學生的能力,提供個別並具針對性的指導,和「有溫度」的回饋。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馮順寧校長點頭認同,她補充指學生在交作文前先透過mAI Mind®獲得評語,自我完善,「在這過程中建立成功感,也加強了自主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崔校長也指出學生能隨時隨地使用系統獲得寫作建議和回饋後,對寫作的信心和動機都得到提升,減低對寫作的恐懼。
AI是寫作的同行者 激發意念提升學習氣氛
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上,羅教授續稱「mAI Mind®是學生學習的小助手和同行者」。她特別提到系統獨有的「貼堂」功能,突破以往分享佳作的時空限制,教師能「一鍵分享」學生的佳作,被「貼堂」的學生對自己的寫作能力充滿信心,同學們亦能互相欣賞、點讚和點評佳作;多讀能激發新的寫作意念,推動良性競爭。新一代的學生喜歡並樂於接受AI的評語,同儕間願意分享和討論。學生們按回饋即時修改作文後,AI的評語和評分都提升,他們禁不住在課堂上歡呼起來,這種熱烈和投入的學習氣氛是以往罕見的,善用創新科技能使中文寫作課也動起來!
mAI Mind®是AI時代巨輪 毋須兩極化利弊
AI與教育甚至生活已經密不可分,雖然外界對「AI生成作文、AI評改作文」仍存有爭議聲音,陳瑞良校長直言「不用刻意兩極化AI的利與弊,實際上我們應該從中間落墨,探討它的好處,如何強化教師的角色以追上時代步伐,思考甚麼情況下使用AI能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表現。」馮校長也贊同,「要撇除一個『用AI就是抄』的觀念,AI是集很多文章之大成,學生參考可從中汲取豐富的寫作養分。」王敏其老師強調AI已是時代的大趨勢,笑言「mAI Mind®是時代的巨輪,讓小朋友正確面對並進入AI代時,學習在態度、技巧和能力上裝備自己。」
受訪的師生均認為AI不會取代教師的角色,反而是提升整體教學質素和效能的契機。學生若能建立正確使用AI的習慣和態度,同時明白AI的限制,對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將更有幫助。
mAI Mind®之未來 引領寫作學與教新路徑
展望未來,羅嘉怡教授喜見教育界已預備好迎接數字教育的年代,她期望「mAI Mind®」能為教育界提供一個專業、師生均能放心使用的系統,促進學教評的發展。「我們的目標是以專業帶動科技和教學的創新,開拓學與教的空間;賦權老師按校本的需要,以科技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藉大數據調節課堂的進度、精準掌握學生的能力和需要,給予個人化的支援,並提升學校行政管理的效率。藉着科技的幫助,教師們能早着先機,為學生的需要籌謀,規劃具前瞻性的課程,開拓數字化教育的新氣象。」
———————————————-
文章連結:
[媒體報導 香港學校網 SPARKS專訊]沈中馮順寧校長接受《明報》香港學校網訪問—中文寫作結合數字教育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力 開創教學新格局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https://www.bsc.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