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輔導教師培訓工作坊
佛化輔導教師培訓工作坊
2025年6月9日,本校十位教師及輔導員參與由「覺醒心靈成長中心」主辦的「佛化輔導教師培訓工作坊」。該工作坊特別邀請了覺醒中心的兩位資深佛法輔導員擔任導師。
在為時三個半小時的緊湊上午課程中,參與者深入學習了「佛法輔導」的核心——「正法治療」理論及其應用。此療法由校監釋衍空法師所創立,其理論根基植根於佛法的「緣起論」與「四聖諦」義理,構建出一套清晰、實用的「滅苦」框架。其核心目標是通過七個具體步驟,協助個體在心靈中建立安穩的「綠洲」,引導其探究痛苦的根源,培養深刻的洞察力與智慧,最終達至「離苦」的目標。
為了讓理論落地實踐,工作坊特別安排了分組角色演練環節。參與教師被分為兩組,輪流扮演「學生」與「輔導老師」的角色。在配對練習中,大家重點演練了關鍵的輔導技巧:如何通過「慈悲聆聽」成為他人願意敞開心扉、真誠傾訴的對象;如何有效促進個體認知改變,使其真正理解「苦」並非不可逃脫的宿命,而是有方法可以終止的循環。參與者在其中投入角色,不僅練習了輔導技巧,更理解作爲求助的學生期待得到的關懷和回應,令人受益良多。
參與此次工作坊,深感其有別於傳統的輔導技巧培訓。正法治療將佛法的智慧,特別是「緣起觀」與「四聖諦」融入輔導實務,提供了一種極具深度與人文關懷的視角。在角色演練中,嘗試運用「慈悲聆聽」時,特別能體會到專注、接納與不帶批判的態度,確實能迅速營造出讓「學生」感到安全、被理解的氛圍。而學習如何引導對方看到「苦」的成因及可改變性,用「兩支箭」理論幫助學生分析苦痛,更讓我們認識到,正法治療不僅是解決表面問題,更在於點亮對方內在的覺察之光,賦予其解脫困境的信心與力量。這套方法強調培養學生的內在智慧與韌性,對於處理學生面臨的情緒困擾、壓力乃至人生困惑,相信能提供更根本的幫助。期待能將所學逐步融入日常的教學和輔導工作中,更有效地陪伴學生走過心靈的幽谷。
2025年6月9日,本校十位教師及輔導員參與由「覺醒心靈成長中心」主辦的「佛化輔導教師培訓工作坊」。該工作坊特別邀請了覺醒中心的兩位資深佛法輔導員擔任導師。
在為時三個半小時的緊湊上午課程中,參與者深入學習了「佛法輔導」的核心——「正法治療」理論及其應用。此療法由校監釋衍空法師所創立,其理論根基植根於佛法的「緣起論」與「四聖諦」義理,構建出一套清晰、實用的「滅苦」框架。其核心目標是通過七個具體步驟,協助個體在心靈中建立安穩的「綠洲」,引導其探究痛苦的根源,培養深刻的洞察力與智慧,最終達至「離苦」的目標。
為了讓理論落地實踐,工作坊特別安排了分組角色演練環節。參與教師被分為兩組,輪流扮演「學生」與「輔導老師」的角色。在配對練習中,大家重點演練了關鍵的輔導技巧:如何通過「慈悲聆聽」成為他人願意敞開心扉、真誠傾訴的對象;如何有效促進個體認知改變,使其真正理解「苦」並非不可逃脫的宿命,而是有方法可以終止的循環。參與者在其中投入角色,不僅練習了輔導技巧,更理解作爲求助的學生期待得到的關懷和回應,令人受益良多。
參與此次工作坊,深感其有別於傳統的輔導技巧培訓。正法治療將佛法的智慧,特別是「緣起觀」與「四聖諦」融入輔導實務,提供了一種極具深度與人文關懷的視角。在角色演練中,嘗試運用「慈悲聆聽」時,特別能體會到專注、接納與不帶批判的態度,確實能迅速營造出讓「學生」感到安全、被理解的氛圍。而學習如何引導對方看到「苦」的成因及可改變性,用「兩支箭」理論幫助學生分析苦痛,更讓我們認識到,正法治療不僅是解決表面問題,更在於點亮對方內在的覺察之光,賦予其解脫困境的信心與力量。這套方法強調培養學生的內在智慧與韌性,對於處理學生面臨的情緒困擾、壓力乃至人生困惑,相信能提供更根本的幫助。期待能將所學逐步融入日常的教學和輔導工作中,更有效地陪伴學生走過心靈的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