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2024 年 10 月 20 日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he Second Learning for Good (LG) – AI Prompt Spellcaster AI Artist (APSA)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

     2024 年 10 月 20 日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he Second Learning for Good (LG) – AI Prompt Spellcaster AI Artist (APSA)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

1月, 2025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到訪指導及瞭解沈中STEAM及英文科的校本生成式AI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到訪指導及瞭解沈中STEAM及英文科的校本生成式AI課程

發佈日期 : 2024 年 4 月 8 日
[教師專業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到訪了解沈中STEAM及英文科如何利用生成式AI嶄新教學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到訪了解沈中STEAM及英文科如何利用AI嶄新教學,由何嘉琪(科技)及孫芷珊(英文)老師分享本校以生成式AI技術融入校本課程,協助學生以提高學習成效,並探討將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新合作計劃。

施敏文博士(Dr. Paul Sze),從事英語教師培訓多年,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英國特許語言學會院士及英國皇家文藝學會院士。著有《中英大不同》、《中英對談》及《Voices from the Frontline》等書。

施敏文博士亦聯同沈中、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CLST, CUHK)、崔景恒議員、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攜手合作,撰寫了學界首本以生成式AI為主題的跨學科教學示列書籍「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分享如何於教學中應用AI技術,推動跨學科學習。
https://links.bsc.edu.hk/28541

本校教師團隊秉持著開放且專業的態度,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以擴展他們的教學思維並優化教學方法。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教師受到各種機構和組織的邀請,分享在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經驗,以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促進教育領域的發展,也為學生們帶來更多受益。我們相信,透過持續的專業發展和知識分享,能夠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思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具挑戰性的學習體驗。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並與其他學校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充滿創造力和學習機會的教育環境。

[教師專業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到訪了解沈中STEAM及英文科如何利用生成式AI嶄新教學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施敏文博士到訪了解沈中STEAM及英文科如何利用AI嶄新教學,由何嘉琪(科技)及孫芷珊(英文)老師分享本校以生成式AI技術融入校本課程,協助學生以提高學習成效,並探討將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新合作計劃。

施敏文博士(Dr. Paul Sze),從事英語教師培訓多年,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助理教授、英國特許語言學會院士及英國皇家文藝學會院士。著有《中英大不同》、《中英對談》及《Voices from the Frontline》等書。

施敏文博士亦聯同沈中、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CLST, CUHK)、崔景恒議員、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攜手合作,撰寫了學界首本以生成式AI為主題的跨學科教學示列書籍「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分享如何於教學中應用AI技術,推動跨學科學習。
https://links.bsc.edu.hk/28541

本校教師團隊秉持著開放且專業的態度,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在校內建立學習型社群,並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以擴展他們的教學思維並優化教學方法。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教師受到各種機構和組織的邀請,分享在校內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經驗,以支援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促進教育領域的發展,也為學生們帶來更多受益。我們相信,透過持續的專業發展和知識分享,能夠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思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具挑戰性的學習體驗。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電子學習和STEAM教育的發展,並與其他學校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充滿創造力和學習機會的教育環境。

面試通知 2025年02月21日(星期五)或以前,本校以電話通知所有申請者面試事宜 www.bsc.edu.hk/申請入學/中一入學申請

  • 本校創新學習委員會再創佳績!榮獲香港大學電子教學獎雙金獎及人工智能特別獎

    本校創新學習委員會再創佳績!榮獲香港大學電子教學獎雙金獎及人工智能特別獎

     2025 年 1 月 21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一向致力推動創新學習與教學效能,積極響應教育局推動的跨學習領域校本課程設計及施政報告中強調的人工智能應用,全面裝備學生掌握 21 世紀必備技能。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學生均能受惠於校本普及教育課程,同時透過拔尖教育培育學生個人發展潛能。

     2025 年 1 月 21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一向致力推動創新學習與教學效能,積極響應教育局推動的跨學習領域校本課程設計及施政報告中強調的人工智能應用,全面裝備學生掌握 21 世紀必備技能。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學生均能受惠於校本普及教育課程,同時透過拔尖教育培育學生個人發展潛能。
  • 沈中生成式AI教學示列書籍成中大教育學系教材

    沈中生成式AI教學示列書籍成中大教育學系教材

     2025 年 1 月 20 日

    [媒體報導及刊物]沈中教學團隊聯同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合作編寫跨學科教材「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分享如何於教學中應用生成式AI技術,推動跨學科學習。

     2025 年 1 月 20 日

    [媒體報導及刊物]沈中教學團隊聯同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香港漁民青年會及屯門警區少年警訊合作編寫跨學科教材「AiTLE生成式AI教材系列 探索AI圖像生成與機器學習 如何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分享如何於教學中應用生成式AI技術,推動跨學科學習。
  • 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擔任講者

    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擔任講者

     2025 年 1 月 15 日

    [教師專業發展]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2025 年 1 月 15 日

    [教師專業發展]何嘉琪助理校長和孫芷珊老師獲邀於「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系列︰人工智能促進學與教」研討會中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 [媒體報導 學好啲]學校現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 跨學科學習全面發展英文應用能力

    [媒體報導 學好啲]學校現場|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 跨學科學習全面發展英文應用能力

     2025 年 1 月 15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在英語教學方面強調透過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讓學生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亦透過英文科、體藝科、科學科及STEAM 等學科的教學內容自然連繫,發展成跨學科學習,提供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機會,全面發展英文讀、寫、聽、說四項基本能力。

     2025 年 1 月 15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在英語教學方面強調透過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讓學生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亦透過英文科、體藝科、科學科及STEAM 等學科的教學內容自然連繫,發展成跨學科學習,提供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機會,全面發展英文讀、寫、聽、說四項基本能力。
  • [媒體報導 香港01]佛沈中學第二屆AI咒語繪畫師比賽完滿結束 37校參加交逾400作品

    [媒體報導 香港01]佛沈中學第二屆AI咒語繪畫師比賽完滿結束 37校參加交逾400作品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教育界對生成式AI的應用亦愈來愈重視。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與其他機構主辦的「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已經踏入第二屆,並於去年11月30日舉行成果展暨頒獎禮,超過300人出席,見證參賽者以AI技術創新應用的成果。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教育界對生成式AI的應用亦愈來愈重視。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與其他機構主辦的「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已經踏入第二屆,並於去年11月30日舉行成果展暨頒獎禮,超過300人出席,見證參賽者以AI技術創新應用的成果。
  • [媒體報導 HK STEM News]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 用AI二創生成 學生都變奇幻繪畫大師

    [媒體報導 HK STEM News]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 用AI二創生成 學生都變奇幻繪畫大師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二創可以為原作帶嚟更多嘅想像空間。早兩年喺 AI 生成教育發展走在先鋒位置嘅「#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已經搞咗唔少面向小學生嘅工作坊,早前就更進一步跳出文字框框,進階為圖像生成圖像,畀小朋友為特定一張相片二創成另一幅充滿創意嘅新畫作。

     2025 年 1 月 15 日

    二創可以為原作帶嚟更多嘅想像空間。早兩年喺 AI 生成教育發展走在先鋒位置嘅「#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已經搞咗唔少面向小學生嘅工作坊,早前就更進一步跳出文字框框,進階為圖像生成圖像,畀小朋友為特定一張相片二創成另一幅充滿創意嘅新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