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桌遊文言——遊戲中學習中國文學及文化

媒體報導-桌遊文言——遊戲中學習中國文學及文化

發佈日期 : 2024 年 9 月 24 日

[創新學習]本校中文科主任郭紹洋老師設計的中文文言卡牌遊戲「文學鬥」,並獲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報導。

詳細網址:https://hkccda.org/2024/08/21/40school2/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一向被視為乏味且難以理解,如何讓學生在遊戲中尋找學習的樂趣,是眾多語文老師的難題。屯門區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中文科科主任郭紹洋老師在兩年前設計了一款桌上遊戲《文學鬥》,揉合中文科高中指定文言篇章的內容,並在校內推廣,讓學生寓遊戲於學習。

《文學鬥》的基本玩法是參考了一款熱門的桌遊《三國殺》的玩法所設計,目的是令學生能更容易上手,但玩樂之餘,最重要仍是學習,因此就在《文學鬥》當中加入了不少文學文化元素,例如杜甫其中一個技能就是「悲天憫人」:「當其他角色受到傷害時,可選擇棄一張手牌,或扣1點體力,向傷害來源造成1點傷害」;藺相如的其中一個技能是「先國後私」:「當向其他角色使用「玉」,可以立即摸兩張牌。」此外,有別於《三國殺》,《文學鬥》為每名角色加入勇氣和智慧的設定,以助學生掌握人物形象,例如劉禪的智慧僅為三點,諸葛亮和孔子等人則有五點,角色的組合也會影響遊戲的發展,合作起來會更有優勢;錦囊牌和裝備牌中,又有十二篇章的內容例如「不憂不懼」(抵消效果)、「成人之美」(選擇一名其他角色摸牌或回復體力)、裝備牌「《孟子》」(獲得「浩然之氣」)等等。如此一來,學生就能通過遊玩學習到平日不太感興趣的知識。

《文學鬥》競技之餘更講求合作,特別受到男生歡迎,常常把握小息、午膳、課後的時間,相約三五知己到課室、圖書館、小食部等各處切磋牌技。其中幾名中五級學生更擔任校內《文學鬥》推廣大使和研究助理,推廣桌遊之餘,亦帶領其他同學認識文言世界的奧趣。

[創新學習]本校中文科主任郭紹洋老師設計的中文文言卡牌遊戲「文學鬥」,並獲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報導。

詳細網址:https://hkccda.org/2024/08/21/40school2/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一向被視為乏味且難以理解,如何讓學生在遊戲中尋找學習的樂趣,是眾多語文老師的難題。屯門區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中文科科主任郭紹洋老師在兩年前設計了一款桌上遊戲《文學鬥》,揉合中文科高中指定文言篇章的內容,並在校內推廣,讓學生寓遊戲於學習。

《文學鬥》的基本玩法是參考了一款熱門的桌遊《三國殺》的玩法所設計,目的是令學生能更容易上手,但玩樂之餘,最重要仍是學習,因此就在《文學鬥》當中加入了不少文學文化元素,例如杜甫其中一個技能就是「悲天憫人」:「當其他角色受到傷害時,可選擇棄一張手牌,或扣1點體力,向傷害來源造成1點傷害」;藺相如的其中一個技能是「先國後私」:「當向其他角色使用「玉」,可以立即摸兩張牌。」此外,有別於《三國殺》,《文學鬥》為每名角色加入勇氣和智慧的設定,以助學生掌握人物形象,例如劉禪的智慧僅為三點,諸葛亮和孔子等人則有五點,角色的組合也會影響遊戲的發展,合作起來會更有優勢;錦囊牌和裝備牌中,又有十二篇章的內容例如「不憂不懼」(抵消效果)、「成人之美」(選擇一名其他角色摸牌或回復體力)、裝備牌「《孟子》」(獲得「浩然之氣」)等等。如此一來,學生就能通過遊玩學習到平日不太感興趣的知識。

《文學鬥》競技之餘更講求合作,特別受到男生歡迎,常常把握小息、午膳、課後的時間,相約三五知己到課室、圖書館、小食部等各處切磋牌技。其中幾名中五級學生更擔任校內《文學鬥》推廣大使和研究助理,推廣桌遊之餘,亦帶領其他同學認識文言世界的奧趣。

  • [學好啲]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 跨學科學習全面發展英文應用能力

    [學好啲]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 跨學科學習全面發展英文應用能力

     2025 年 1 月 16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在英語教學方面強調透過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讓學生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亦透過英文科、體藝科、科學科及STEAM 等學科的教學內容自然連繫,發展成跨學科學習,提供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機會,全面發展英文讀、寫、聽、說四項基本能力。

     2025 年 1 月 16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在英語教學方面強調透過多元化活動營造沉浸式英文語境,讓學生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亦透過英文科、體藝科、科學科及STEAM 等學科的教學內容自然連繫,發展成跨學科學習,提供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機會,全面發展英文讀、寫、聽、說四項基本能力。
  • [香港01] 佛沈中學第二屆AI咒語繪畫師比賽完滿結束 37校參加交逾400作品

    [香港01] 佛沈中學第二屆AI咒語繪畫師比賽完滿結束 37校參加交逾400作品

     2025 年 1 月 16 日

    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教育界對生成式AI的應用亦愈來愈重視。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與其他機構主辦的「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已經踏入第二屆,並於去年11月30日舉行成果展暨頒獎禮,超過300人出席,見證參賽者以AI技術創新應用的成果。

     2025 年 1 月 16 日

    人工智能(AI)是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教育界對生成式AI的應用亦愈來愈重視。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與其他機構主辦的「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已經踏入第二屆,並於去年11月30日舉行成果展暨頒獎禮,超過300人出席,見證參賽者以AI技術創新應用的成果。
  • [GoodSchool好學校] GoodSchool好學校推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跨科深化語文能力 多元英語學習體驗】

    [GoodSchool好學校] GoodSchool好學校推介: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跨科深化語文能力 多元英語學習體驗】

     2025 年 1 月 16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注重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強調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全面發展,並通過實際情境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馮順寧校長帶領教學團隊營造沉浸式英語學習環境,採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興趣。學校致力推動跨學科學習,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結合,教導學生如何綜合應用學科知識。另外,亦提供不同應用英語的機會,如舉辦演講比賽、戲劇表演等活動,深化英語知識內涵。

     2025 年 1 月 16 日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注重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強調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全面發展,並通過實際情境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馮順寧校長帶領教學團隊營造沉浸式英語學習環境,採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興趣。學校致力推動跨學科學習,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結合,教導學生如何綜合應用學科知識。另外,亦提供不同應用英語的機會,如舉辦演講比賽、戲劇表演等活動,深化英語知識內涵。
  • 伍靜儀老師與6C陳沁妍同學參與《奮發時刻》節目錄製

    伍靜儀老師與6C陳沁妍同學參與《奮發時刻》節目錄製

     2025 年 1 月 8 日

    本校體藝教育學習領域統籌主任伍靜儀老師與6C陳沁妍同學有幸到香港電台參與《奮發時刻》節目錄製,分享與講解視藝科應考需知與考核內容重點,節目將於1月14日播出。

     2025 年 1 月 8 日

    本校體藝教育學習領域統籌主任伍靜儀老師與6C陳沁妍同學有幸到香港電台參與《奮發時刻》節目錄製,分享與講解視藝科應考需知與考核內容重點,節目將於1月14日播出。
  •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2024 年 10 月 20 日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he Second Learning for Good (LG) – AI Prompt Spellcaster AI Artist (APSA)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

     2024 年 10 月 20 日

    第二屆同創共學 – AI咒語繪畫師比賽 The Second Learning for Good (LG) – AI Prompt Spellcaster AI Artist (APSA)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漁民青年會、AiTLE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iPROA互聯網專業協會共同主辦,「第二屆同創共學-AI咒語繪畫師比賽」即將舉行。
  • 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2024 年 10 月 17 日

    [喜訊]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

     2024 年 10 月 17 日

    [喜訊]沈中教學團隊的校本課程榮獲「香港大學傑出電子教學獎」兩金獎及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