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祝佛曆二五六九年(2025) 佛誕節吉祥大會 新生代綜藝大匯演

    慶祝佛曆二五六九年(2025) 佛誕節吉祥大會 新生代綜藝大匯演

     2025 年 5 月 13 日

    為慶祝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80週年,佛聯會會屬學校合力打造「新生代綜藝大匯演」,本校的舞蹈團也受邀出席這次的表演。本校舞蹈團曾於學校舞蹈節獲得甲等獎的佳績,也曾在全港運動會開幕典禮、中環街市、屯門天后誕等場合表演。

7月, 2025

  • 林詩琦老師及黃松安老師榮獲「第七屆大灣區STEAM卓越獎-教師組」十佳STEAM教師

    林詩琦老師及黃松安老師榮獲「第七屆大灣區STEAM卓越獎-教師組」十佳STEAM教師

     2025 年 6 月 24 日

    [喜訊] 本校林詩琦老師及黃松安老師於「第七屆大灣區STEAM卓越獎2025(香港)」中,憑著卓越的教學表現和創新精神,榮獲「十佳STEAM教師」殊榮。

By 0Published On: 2025 年 6 月 14 日0Last Updated: 2025 年 6 月 14 日0Categories: 媒體報導及刊物, 展覽/工作坊, 教師專業分享,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0Total Views: 590Daily Views: 000.4 min read045 words0

[媒體報導 香港教育城]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林詩琦老師於「LTE學與教博覽2024」擔任講者分享重溫

[媒體報導 香港教育城]創新教育組何嘉琪助理校長、林詩琦老師於「LTE學與教博覽2024」擔任講者分享重溫

發佈日期 : 2025 年 6 月 14 日
[媒體報導]學與教博覽2024 — 探索AI生成式技術與深度學習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

政府正積極推廣STEAM及人工智能教育,旨在以普及、有趣和多元的方式吸引學生。其目標包括將創新科技元素融入教育之中。同時,資訊素養作為全人教育的重要部分,強調合乎道德地運用資訊,並在各學習領域中應用科技,幫助學生辨識對資訊的需求。在普及教育中,透過跨學科合作(包括科技、英文、中文及科學科)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共通能力。

在此研討會中,講者會介紹:
創新科技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學習AI提示工程掌握AI溝通和Stable Diffusion。英文科:教授英語提示詞寫作,增強寫作動機與實踐能力。
中文科:將現實相片轉化為視覺藝術作品並撰寫隨筆,提高寫作興趣。
科學科 × 中文科 × 聯課活動:學習漁業知識,與校園電視台合作拍攝漁業節目,擔任AI主播。

課程設計凸顯了AI和STEAM教育的重要性,展示了如何通過跨學科合作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資訊素養。他們了解到生成式AI技術在不同科目的應用,如科技課的AI提示撰寫、英文課的生成式AI自評、中文課的視覺藝術創作和朗誦技巧,以及科學科與中文科聯手的漁業考察、AI電視台節目製作等活動。

此外,課程中特別強調了國家安全領域中的人工智能與文化安全。學生們學習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廣泛性及其對傳統職業的影響,從而理解現代科技在保障國家安全、維護文化遺產和促進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角色。在漁業考察和AI電視台節目製作過程中,學生們體驗到了AI如何提升漁業效率並保護生態安全,這也是國家安全教育中生態安全的重要部分。

同時,課程還強調了文化安全的概念,通過中華文化為題的畫展和AI電視頻道製作,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利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和表達文化內容,還增強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傳承意識。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掌握未來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應對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這種教學方式將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並加深他們對科技與文化互相依賴的理解,從而在提升個人競爭力的同時,增強對國家安全和文化保護的責任感。

新聞鏈接:https://www.hkedcity.net/goelearning/resource/67d002800da87e1a22797e4a
新聞來源:香港教育城
著作權歸香港教育城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香港教育城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BSC STEMLAB:https://www.bsc.edu.hk/bscstemlab
BSC CULTURE:https://www.bsc.edu.hk/bscculture

[媒體報導]學與教博覽2024 — 探索AI生成式技術與深度學習驅動跨學科的同創共學

政府正積極推廣STEAM及人工智能教育,旨在以普及、有趣和多元的方式吸引學生。其目標包括將創新科技元素融入教育之中。同時,資訊素養作為全人教育的重要部分,強調合乎道德地運用資訊,並在各學習領域中應用科技,幫助學生辨識對資訊的需求。在普及教育中,透過跨學科合作(包括科技、英文、中文及科學科)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共通能力。

在此研討會中,講者會介紹:
創新科技校本課程(同創共學):學習AI提示工程掌握AI溝通和Stable Diffusion。英文科:教授英語提示詞寫作,增強寫作動機與實踐能力。
中文科:將現實相片轉化為視覺藝術作品並撰寫隨筆,提高寫作興趣。
科學科 × 中文科 × 聯課活動:學習漁業知識,與校園電視台合作拍攝漁業節目,擔任AI主播。

課程設計凸顯了AI和STEAM教育的重要性,展示了如何通過跨學科合作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資訊素養。他們了解到生成式AI技術在不同科目的應用,如科技課的AI提示撰寫、英文課的生成式AI自評、中文課的視覺藝術創作和朗誦技巧,以及科學科與中文科聯手的漁業考察、AI電視台節目製作等活動。

此外,課程中特別強調了國家安全領域中的人工智能與文化安全。學生們學習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廣泛性及其對傳統職業的影響,從而理解現代科技在保障國家安全、維護文化遺產和促進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角色。在漁業考察和AI電視台節目製作過程中,學生們體驗到了AI如何提升漁業效率並保護生態安全,這也是國家安全教育中生態安全的重要部分。

同時,課程還強調了文化安全的概念,通過中華文化為題的畫展和AI電視頻道製作,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利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和表達文化內容,還增強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傳承意識。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掌握未來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應對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這種教學方式將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並加深他們對科技與文化互相依賴的理解,從而在提升個人競爭力的同時,增強對國家安全和文化保護的責任感。

新聞鏈接:https://www.hkedcity.net/goelearning/resource/67d002800da87e1a22797e4a
新聞來源:香港教育城
著作權歸香港教育城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香港教育城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BSC STEMLAB:https://www.bsc.edu.hk/bscstemlab
BSC CULTURE:https://www.bsc.edu.hk/bscculture

中一入學申請
校園導賞